第155章 我真的很强啊!
两百颗经过了突击培训的火种,在半个月后悄然南下。
然后杨丰那里煞有介事地给各地发去命令,说是天津备倭南军的部分士兵结伴南逃,要求运河沿线各地官府务必捉拿。
当然肯定没人捉。
各地官员收到命令后都幸灾乐祸呢!
而且这一事件迅速被那些官员士绅们解读为杨丰部下内乱,这些都是义乌籍的士兵因为担心家乡的亲人,再加上素怀忠义之心,所以看不惯他的恶行,不愿意为他卖命,在这种南北即将开战之际,毅然选择弃暗投明,不再继续与他这个逆贼同流合污……
这是义士啊!
在这种特殊时刻能有这样一群义士,绝对是值得尊重的。
于是他们南下途中,受到各地官员士绅们的礼遇,又酒肉招待的,又送银子当路费的。
俨然望门投止一般。
等到过了徐州后,紧接着就被朱文达派人接去,朱总兵惊喜的从里面找出三十多个熟人,然后毫不犹豫地试图全部留下委以重任,此举引起吴惟忠和戚金等人的不满,最后弘光皇帝圣旨,给他留下三十个,剩下的赶紧送南京。他们到达南京后,随即被分入正在编练的新军,而且都得到了队长哨长之类官职,成为这支新军里面的骨干。
不过这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八月了。
而在这期间杨丰没有任何行动,就是在顺天和永平两府搞建设。
疏浚运河还有蓟运河,挖马厂减河,修卢沟河堤坝,巡视各地开荒,在大沽口北塘等地推广拖网捕捞,巡视盐政,整顿遵化铁厂……
他仿佛忘了南边的弘光皇帝。
既然他不急,那阁老们就更不急了,他们巴不得给南边争取更多时间,所以同样仿佛忘了南边的弘光皇帝。
着急的只有皇帝。
可是皇帝着急也没什么用啊!
他又说了不算。
而在这期间各地督抚们也不断表明立场。
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全部倒向弘光,两广继续忠于万历,川贵滇忠于万历……
当然,肯定都坐观。
而且不但是坐观,广东商人还快快乐乐地向南京不断运输军火。
实际上不只是广东商人,南方各地商人都很快乐,在弘光朝都有人的他们迅速瓜分了十万新军和两镇总兵部下十万官军的装备更新订单,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弘诲为他的广东老乡争取了一百万两的,佛山加澳门军工复合体,迅速将大批火炮火枪运往南京。
包括最新的斑鸠铳。
这的确是一个真正的军工复合体。
粤西,粤北等地士绅控制的冶铁作坊,在山林铁矿附近用木炭冶炼优质生铁,通过水运送到佛山,在那里控制制铁业的士绅们,会把这些制成各类铁器和熟铁甚至钢,而敏感的军火制造会转移到澳门。最终这些产品远销世界,从东南亚到遥远的美洲,全都在使用从佛山出口的铁器,而葡萄牙人的铸炮厂,也会用这些钢铁制造大炮和火枪。
他们供应整个东方的殖民者和海盗,甚至果阿的葡萄牙殖民者,都在使用广东的大炮,而原本历史上葡萄牙复国战争,澳门送去了数百门大炮。
但只有广东肯定不够。
更重要的是其他大学士和尚书们也不答应啊。
于是另一位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蔡国珍同样为江西的乡亲们,争取到了一百万两的订单,分宜,新余两大冶铁基地铸造的大炮也迅速运来,他们那里有大型冶铁高炉,一炉可以装两千斤铁矿石,而且可以生熟联合冶炼。
然后南直隶本地的不干了。
你们广东人和江西人发财,是欺负我们南直的吗?
你们知道什么是苏钢吗?
然后芜湖的苏钢集团加入瓜分盛宴。
然后福建人不干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建铁吗?
……
不要抢,银子多的是。
弘光朝截留南京税款,抄了南京守备太监家,抄了苏州织造太监家,各地士绅带头爱国捐,截留扬州盐税,徽州商人带头逼着山陕盐商一起捐献,这种特殊时候就要人无分南北,一律要为讨逆出力。
你不捐?
那你就是逆党!
兄弟们,晋商是逆党,徽商们上啊!抢了他们的生意啊!
尤其是各地藩王们,这种时候更是责无旁贷,楚王什么的能不掏银子吗?身为太祖之后,这种时候你们不掏银子,那岂不是对不起太祖?看到南京的孝陵了吗?你们想去见太祖吗?所以在极短时间内,弘光朝廷就雷厉风行的搞到了五百万两军费,然后再同样雷厉风行的迅速撒出去。
大家都有份。
广东人江西人芜湖人瓜分了武器,那军服棉甲什么的可是苏松的强项了。
还有军队得吃饭,这粮食就得我们湖广人负责了。
……
动员起来的士绅们就像全副武装的白象一样,惊喜的发现自己真的很强啊!
他们什么都有啊!
有钱,有粮,有人,要什么有什么。
一旦和北方的京城断开之后,他们竟然仿佛解锁了封印一般,一下子惊喜的发现,生活竟然可以如此美好。
皇帝就是个傀儡。
原本历史上的弘光至少还有马士英为首的军阀集团,不能算真正傀儡,他要是真正傀儡说不定还好些,就因为不是真正的傀儡,所以才导致南明内部的斗争激烈,以至于转眼间自己把本应该能维持的局面作没了。
现在的弘光什么都没有,连自己都是被绑来的,可以说没有任何权力,朝廷完全就是文臣们说了算,反而一下子政令通达了。
首辅杨成是苏州人,内阁大学士分别是广东人,江西人,浙江人,掌握主要军队的是湖广人,军队主要将领是南直和浙江人,而且重新启用了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甚至把邹元标请出,原本还想请王锡爵出山,老王不肯出来,但他儿子王衡却是国子监的士子领袖。
可以说一下子众正盈朝了。
有什么事情不用管皇帝,众正们在一起商议就行,反正阁老们做决定,拿给皇帝盖章,阁老们都兼着尚书,也不用考虑什么阁部之争,有国子监这个直通各地的民意渠道,有什么地方上的不满也能迅速知道。很快江南士绅和朝廷众正们都喜欢上了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只要他们想的都能做到,不用再伺候京城里面的皇帝,不用养活那些藩王……
国家危难之际,所有宗室俸禄全部暂停。
不同意?
你们一群猪还有不同意的资格?
楚王抗议了一下,紧接着第二天楚王府外就聚集了数万爱国群众,然后可怜的楚王只能龟缩起来,不但没能要到俸禄,反而还得掏出捐款。
也没有那些阉狗搜刮……
南京守备太监都被打死了,剩下苏州织造,凤阳守备太监,兴都守备太监这些还不是得夹起尾巴,实际上他们不但夹起尾巴,而且还要被逼着捐款,不捐那就只好是跟逆党勾结然后砍死了。
总之所有的负担全没了。
虽然还需要养军,但问题是养军的过程,那也是大家发财的过程。
那些银子又不是江南士绅出的,虽然部分截留的税款的确是,但主要还是逼着藩王的捐款,从穷鬼身上收的爱国捐,当然,名字肯定不是,实际上各地名字都不一样,但的确都摊派下去了,还有逼着扬州晋商掏的,抄守备和织造太监捞的,总之江南士绅们是没掏钱的。
然后通过各项采购全都被他们瓜分。
真的很快乐啊!
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十七。
朝阳门。
“该让他们的梦醒了!”
杨丰全身重甲,站在他的战车上,看着前方敞开的城门。
而在他身后是列阵的骑兵,而且是清一色的骑兵,总计三万骑兵在雪后的旷野上密密麻麻排列,阳光下无数旗帜猎猎,铁甲的反光一片银色,战马和人呵出的热气,形成仿佛一片薄雾。
而在骑兵前面是一个个全身重甲的大将。
杜松,榆林尤氏的尤世功,世威,董一元的儿子董大顺……
这三万骑兵除了一万京营,其他全是各总兵拼凑,都是各家的精锐,杜松亲自带着杜家家丁,他的大同总兵由他哥哥兼职。
隆隆战鼓声中,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着洞开的城门,在那里面一辆巨大的马车缓缓驶出,这辆马车高一丈多,宽近一丈,长度超过两丈,前面八匹马拉着恍如一座微缩版的宫殿。而在马车敞开的车门内,皇帝陛下一身金色铠甲,威严的端坐着,在后面还跟着一连串马车,第二辆马车里就是皇贵妃,甚至皇贵妃的身边还站着皇子。
也就是福王。
不过他这时候还没被封王。
郑贵妃可不敢把他留下,万一留下这期间暴毙怎么办?
御驾亲征的皇帝陛下,就这样在三万骑兵的目光中,缓缓驶出了朝阳门。
而在杨丰的另一边,是留守的太子殿下和文武百官,他们一个个跪伏在雪中送别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