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整整三年,从未有过这般畅快!

夜幕降下。

朱元璋自京郊归来,独坐于奉天殿批阅奏疏。

说来也怪。

明明之前还满心烦闷,根本没心思在意各地奏疏,看着都来气,自打从京郊酒足饭饱归来之后,心中郁结一扫而空不说,身子骨都好像充满了力量,全然不像五十多岁的年纪,就好似当年征战之时般充满的干劲!

不知不觉,就批完了高高一摞奏疏!

放下狼毫长舒了一口气,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笑意,不禁回想起之前在农庄吃饭的情景,闲谈至今还让他嘴角上翘。

三年了......

自从马皇后离世,整整三年他都没有这般舒心,也没有吃过这么畅快的一顿饭食。

平日里,他是威震四方的大明天子,是百官眼里铁血无情说一不二的洪武大帝,就连当年起事的旧臣兄弟,也都敬畏不已。

那份天然的隔阂,注定他只能高高在上。

可朱元璋也是一个人,一个曾经向往美好生活的穷苦百姓!

除了马皇后,却无人能够理解他。

这是何等的悲凉和无奈......

世人所说的高处不胜寒,自从登基之后朱元璋才渐渐体悟到,而在马皇后离世,这份无奈的落寞,更是让他每日每夜都感触更深。

这就是帝王的命运。

看似无上的荣耀和威压背后,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苦楚和孤寂,爱妻离世,起义兄弟疏远病故,一件件令人心痛之事难以避免,帝王之路注定孤独,也注定不被理解。

然而,这一切在今日竟是有了安慰。

无论朱元璋如何艰难,他都在此刻有了释怀,天下终究还是有人理解他的,百姓还是明白皇帝的心意啊。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寂静无人时轻声呢喃回味,朱元璋的眼里露出笑意。

这话实在说得太好了。

就是这般的质朴直白,竟道明了他这一生,好似多少年的写照都在这几个字里,大明的治国之道也愈发的清晰起来。

出身贫寒是他的弱点,同时也是他这位皇帝的优势所在,他比任何皇帝都懂百姓所望,也比任何皇帝都更懂民心!

不改为民请愿的初衷,便是他朱元璋第一无二的帝路!

如此见解,绝非世俗文人能够道来,非治国大才不能领会。

实在没想到,一个寻常百姓竟能说出这等含义深刻精妙之言,就这份认知来说,比起朝中大员都毫不逊色,实在令人惊艳啊。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那青年很懂他!

是的。

就是一个懂字!

无论是言语间的评价,还是今日的饭食,都进入了朱元璋的心坎里,就好像心中无比的熟悉和亲近,一如当年马皇后还在世的日子。

感念多时,朱元璋只觉得说不出的欣慰和温暖,好像今日农庄饭后闲谈,令人久违地感到了家的温暖和亲切。

那个名为朱怀的俊朗后生,真如子嗣一般。

即便是以朱元璋的眼光,就从今日初见来看,这个年轻的地主也是很不错的,极其对他的脾气,才学见解也不俗,有这种儿子也是一大乐事啊。

可他毕竟不是人家的亲爹,若是他日露馅,如何还能前去。

这份惋惜在心头涌现,朱元璋瞬间又变得惊疑起来。

如此奇妙的遭遇,此刻回想总觉得令他诧异,那青年不过是寻常百姓,见识和脾性都令他这个皇帝欣赏,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啊。

莫不是,有人暗中安排......?

身为天子,朱元璋不会轻易流露心事,也不会随意信任他人,出身贫寒不假,城府和帝王之术不逊色于历代帝王。

感念之间,便唤来锦衣卫沉声下令。

“京郊有一农庄,主人名为朱怀,速去查明此人身份!”

锦衣卫应声做礼而去。

朱元璋才算心里放松了一丝,正欲歇息片刻,殿门外却是响起了通报之声。

“禀皇上,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求见。”

端坐的朱元璋闻声神色缓和不少。

轻声吩咐出言。

“让他们进来吧。”

话音落下,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吕氏俯首稳步踏入,朱标还是如往日那般神色温厚,怎么看怎么满意,是朱元璋最为疼爱的长子。

毕竟是亲儿子,又是最优秀的长子,那份顺眼不是其他人能有的。

尤其是朱标刚过而立之年,就体会过丧子之痛和亡妻之痛,王妃常氏病故,皇长孙朱雄英早夭,可谓是命运坎坷。

父子同病相怜,令朱元璋更为疼爱,对其格外关爱和宽容。

静望而去,小两口齐齐做礼。

“儿臣参见父皇。”

儿子自不用说,太子妃吕氏也随同前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精美的食盒,哪怕这个继妃有些奉承之嫌,也算是有心了。

朱元璋难得地语气平和点头。

“嗯,都坐吧。”

眼下也无外人,他对于孩子们都宽容不少,本就厌烦的礼节自然丢在了一边。

太子朱标谢恩落座,温文尔雅的气度令人赞赏,吕氏陪坐一旁,哪怕只是继妃,也因较好的出身礼节周到,不失太子妃的身份。

待到落座。

朱标犹豫几息,才敢再度做礼出言劝解。

“父皇,恕儿臣斗胆多言,御史参奏之事牵涉极广,还望父皇仁爱宽容,以免朝堂震动百官自危,若是严惩过度,恐伤及国体。”

这话一响起,朱元璋的好心情都消散了大半。

静默看着朱标多时,眉眼间的那份温厚一如既往,只能让朱元璋在心头微叹,这个儿子向来仁厚,将来会是一位明君,却是有些妇人之念,也不懂他。

一群贪腐官员,犯下惊天大案,不杀又何以泄民愤?!

实在是令人有些失望,亲生儿子竟不如一个寻常百姓明白。

叹息之间,朱元璋神色里有些愠怒,轻挥衣袖。

“退下吧。”

朱标闻声不敢再言,深知父亲性情,眼里的犹豫和不解都被敬畏压下。

反倒是一旁的太子妃吕氏,很有眼色地看清这份尴尬,适时柔声出言,做礼缓和气氛,颇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的模样。

“父皇,太子殿下听闻您今日未用膳食,特意命人准备了精致小菜,还望父皇保重龙体。”

就算朱元璋酒足饭饱,听到儿子心意,也是目露期望点头。

可当他看到太监奉上的食盒里,满是珍馐海鲜,那份无奈和失望,就更为浓厚,也再无兴致与他们多言。

这份心思很不错,却是根本不适合于他。

对于朱元璋而言,任何的山珍海味,都不如最为家常的饭食来得顺口,一碗面几瓣蒜,寻常百姓的吃食就是他最大的心头所爱啊。

这份所谓的心意,想来也是吕氏的小聪明罢了。

还是那油泼面对胃口......

屏退了忐忑的儿子和儿媳,朱元璋静立窗前神色复杂,望着如墨夜色沉思不言,心中的无奈和怒火交织酝酿。

连儿子都这般,寻常官员恐怕更甚。

明日朝堂,也该是时候敲打一番,整治贪腐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