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那个跺一脚让世界颤抖的男人!

紫禁城,宣政殿。

锦衣卫将大同府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大殿,近侍太监将大同府的奏折呈到了龙书案。

满朝文武翘首以盼。

朱厚照将王守仁递交的奏折打开。

王守仁将铁胆神侯朱无视孤身进入鞑靼大营斩杀鞑靼王的功绩推为首功。

“启禀陛下,鞑靼王的首级,已在殿外。”

二功是大同众守军,众志成城,才能全歼鞑靼敌军,三十万敌军,无一逃脱。

三功是戚景通的援军及时抵达,为大同府提供了保障。

奏折上除了表功以外,还有请求朝堂救援。

洪水淹了大同府,很多尸体漂浮在大同府,若尸体**,恐形成瘟疫,请求朝廷派遣太医院前往大同。

洪水导致大同府的耕地受损,请陛下拨调赈灾欠款与粮草。

最后,奏折请求陛下降罪于王守仁,王守仁将海河决堤,造成生灵涂炭,请陛下斩王守仁于大同府,以谢苍生。

朱厚照看完奏折后,脸上的喜色终于难以抑制!

“念!”

近侍太监接过了王守仁的奏折,在大殿上,高声念读,满朝文武听之,或喜极而泣,或显露出大仇得报的畅快!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皆有一种天地清明,朗朗乾坤之感!

陛下铲除宦官佞臣,那些为非作歹的宦官被陛下清剿,这些宦官都是前朝皇帝留下的佞臣,胆大妄为,贪赃枉法……

刘瑾蒙蔽圣听,明明大同府有三十万人入侵,竟然同朱厚照说只是几个匪患……

在最近这段时间的调查以来,朱厚照对宦官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大明宫廷,宦官贪污的情况非常严重。

陛下将这些宦官诛杀,宫廷之内,乌烟瘴气顿消。

查抄白银一千二百万两!

弘治帝省吃俭用一辈子,才攒下了三百万两白银,弘治皇帝省吃俭用,积攒下的这些白银,仅够太监的两年开支,可想而知,大明朝的太监的数量,何等巨大?

朱厚照查抄阉党,便使国库充盈。

此时,大明国库内,共有白银一千五百万两。

除了东厂和西厂作为陛下的耳目没有被清剿,其他的宦官集团,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甚至锦衣卫指挥使被裁撤,皇帝正在挑选新的锦衣卫指挥使人选。

在朱厚照看来,宦官集团太大了,京城内,宦官数量达到了十五万之巨,而京城的总人口,也不过一百六十万人而已,宦官的数量,竟然占据了十分之一。

每年养这些宦官花费的白银,便高达一百九十万两白银,这些太监同朝堂大臣一样,有俸禄,有官职……

在朝堂中,单单內侍监太监,便有七万之众。

如不严厉打击官宦集团,毒瘤难除。

在朱厚照看来,除了东厂与西厂以外,內侍监的太监要在八千人以下,大明朝的国库,没闲钱养更多的太监。

宫女倒是可以增加至六万至七万,毕竟宫女在二十六岁之后,便会出宫嫁人,丝毫不影响结婚生育。

而太监一旦入宫,这个饭碗可以端一辈子。

很多家族因为家里出了一个有权势的太监,而飞黄腾达!

很多家庭为了把孩子送进宫里,要花钱托人,如果给钱少了,还不一定能入宫。

如此繁重的开支,必须节省下来。

朱厚照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将这些太监裁撤下来,把宫女的数量提升上去,代替了这些太监的职位。

……

满朝文武听到王守仁大胜的消息,自然是振奋异常!

在太监宣读了王守仁的奏折后,朱厚照看着满朝文武,开口道:“好!王守仁果然没辜负朕的期望,传旨,册封王守仁为兵部侍郎,册封王守仁为大同府巡抚!”

总兵是四品武职,巡抚则是从二品的文官,王守仁连升两级,成为掌管一方行政大权的封疆大吏。

“封戚景通为锦衣卫指挥使,领神机营!”

戚景通原本是神机营指挥使,此时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也是官升一级,而且锦衣卫是皇帝的JinWei军,皇帝身边的红人,才能担当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

“宣太医院院判,即刻统帅太医院医者前往大同府,预防瘟疫。”

“户部,即刻拨调五十万粮草押运至大同府,赈灾。”

“工部,即刻调动劳工前往大同府,修复海河河堤!”

“兵部,即刻调派兵马由大同府深入大漠,步步为营,将大明的疆土纵深推进一千里,将所见的鞑靼部落,全部摧毁!”

既然战争获胜了,那就必须要把胜利果实吞进zui里。

朱厚照早就大同府以为的朦国草原望眼欲穿,此一战后,鞑靼元气大伤,趁他病要他命!

大明帝国海军强大,但是骑兵却太过孱弱,如果将朦国草原攥在手中,还怕没有战马吗?

宣政殿上,朱厚照的诏令,一道道下发下来,大明帝国的战争机器,快速运转。

鞑靼兵败的消息传遍了周边所有的国家。

大明的属国再一次看到了宗主国的强盛。

正德皇帝新登基,作为属国,他们开始筹备岁银和贡品。

大明帝国有十三个附属国,这些附属国每年都要缴纳岁银,乞求宗主国保佑。

这些附属国也幻想着朝见大明皇帝,那个跺一脚,让世界颤抖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