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王廷震撼
科举遴选制...
光听名字,嬴异人和赵姬就已经被震撼到。
小宦官赶紧将秦川手中的书册递送上去,嬴异人坐直了身体,开始逐行逐句的阅览起来。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商鞅变法之后,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之时,创建于隋朝!
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形容科举制!
嬴异人认真的看着上面对于科举的描述,怔怔出神,以至于过了一个时辰,仍浑然不觉。
见他看的认真,秦川也不忍心打扰,作为臣子,也不敢直视赵姬,只能默默低下头。
待到完全看完,嬴异人整个人已经是彻底沸腾啦。
这种文人遴选的方法,要比商君变法提出的军功爵制度,更加适合于大秦。
嬴异人的兴奋已经完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先生,这科举遴选制,可是先生一个人想出来的?”
虽然抄袭可耻,但科举制要几百年之后才能出现,秦川装个逼,似乎也并无不可。
“此,却为臣一人所想!”
大才啊!
嬴异人的眼神之中充满了炽热,早年间商君已经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今日,秦川先生竟可与之比肩!
“先生真乃寡人之麒麟才子。”
嬴异人忍不住赞叹,看向秦川的目光,更加深切。
“大王谬赞,微臣不过是偶然有了想法,将其写在了纸面上而已,既然大王赞同,那么微臣便放心了,此科举制应即刻在大秦之内实施,如此天下士人,必蜂拥入秦!”
其实士人入秦跟科举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秦川总要为他们找好后路。
不然的话,秦川以纸张吸引士人入秦,他们难不成要在秦国街头风餐露宿?
如今,大秦的文臣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老一辈如姚贾等人,都已经上了年纪。
剩下的一大部分,多是嬴氏的旧人,既然是氏族众人,有极大部分便都是德不配位。
更有一些人,明明已经上了年纪,却还赖在职位之上,轰都轰不走。
这些杂事一度让嬴异人十分头疼。
“唉...”
嬴异人叹了口气,他深知将科举制推行的困难。
当初的商鞅变法有多难,那么推行科举制就同样有多难。
甚至,有可能比商君变法要更加艰难。
当年阻止商君的,是以甘龙杜挚为首的顽固实力,他们毕竟不是嬴氏血脉。
最终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之下,变法还是顺利的完成。
嬴异人欲言又止,他不知道要如何跟秦川开口,先生一腔热血,目的是为了大秦变强。
他不想打击秦川的决心!
秦川皱了皱眉,他已看出嬴异人到底在害怕什么,却报以微笑的说道:
“举凡成大事,绝无一帆风顺的可能,事情越难,若成功才越有成就感不是吗?”
嬴异人的眸子绽放光芒。
他轻轻走到秦川面前,目光灼灼,仿佛要把一个人融化一般,冷静问道:
“先生知道这件事会有多难吗?”
科举制改革,要触碰的是秦国氏族的利益。
确切的说,是和秦王嬴异人有血缘关系,在秦国各种位置掌权的嬴氏族人。
这些人要比以华阳太后为首的嬴氏族人更可怕、更凶残、更血腥。
商君变法,秦国发生了不止一次的血光之灾,所以后续秦王每一次变革,都十分小心。
能不变则不变,若变,则有颠覆大秦的凶险!
秦川拱手,显的极有自信:
“人才遴选制度改革,需要大王定力支持,若君心不怀疑,微臣便有信心,微臣甚至奢望,臣与大王之间,为何不能成为当年的商君与孝公?”
秦川穿越而来,势必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亘绝千古的最强帝师。
“王室姻亲血脉以嬴奚为首,这是寡人的兄长,先王之子,大秦的渭阳君。”
嬴异人依稀记的,自己刚回秦国,兄长处处针对,与他对峙了三年的时间有余。
因为嬴奚也觊觎大秦的王位。
直到最后,嬴异人彻底登基称王,渭阳君见局势不可逆转,这才不得不俯首称臣。
可嬴异人知道,其实兄长内心是不服他的!
如今又要实行科举制,则天下有才之人都来大秦,这对于大秦是好事,对于王室姻亲,却是致命打击。
因为这意味着大量王室族人将落寞,甚至被排挤出朝廷之外,再无入仕可能。
“法家对天下的影响,确实巨大,从李悝到吴起,最后到商君,他们创造了一个时代,可这些人,往往不得善终,寡人如此说,先生知道何意吗?”
嬴异人在提醒秦川。
换句话说,变法的人都被历史所铭记,但是他们都不得好死。
魏国的李悝,因为维护法制,误判了一桩案子,最后被人刺杀而死。
吴起起初也是魏国人,令天下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就是出自吴起之手。
但最后,因为魏王的不信任,吴起前往楚国变法,被楚国氏族万箭穿心而死。
至于商君...
商君变法,最为彻底,影响也最为巨大,甚至秦国能崛起,靠的就是商君之法。
但商君死的也最惨!
为了平息氏族之怒,在秦惠文王嬴驷登基的第一个月,商君就成为了政治牺牲品,被五马分尸。
想想确实有些后怕!
秦川点了点头:
“微臣其实从有科举制的想法开始,便知道要与整个王室姻亲为敌,但是微臣不在乎;微臣既然是太子的师傅,就要为大秦的未来着想,臣,决意改革人才遴选制度!”
“好!”
嬴异人拍了拍秦川的肩膀,既然秦川可以做商君,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孝公?
“寡人无条件全力支持先生,但此事需要先告知群臣,丞相和王翦,已在回咸阳途中,等他们到了,寡人与丞相商议,到时,先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是说服群臣!”
“微臣...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