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曲辕犁

实际上此时的王离已经十二三岁了,较之刚刚六岁的秦子婴,要大他不少,但却自始至终管秦子婴叫婴哥。

一开始秦子婴规劝了几次,但是发现毫无卵用,而且连王翦都放任不管,秦子婴也就作罢,由他去了。

此时秦子婴甚至有一种错觉,汤和怕就是翻版的王离,朱元璋刚入军的时候啥也不是,汤和已经是百夫长了,却像个小弟似的,始终跟在朱元璋的屁股后面。

莫非这就是天生自带的王霸之气使然?

两人顺着田埂,一路朝着山中行去。

身后的仆人跟了一大堆,却是满脸慌张,生怕这两个小祖宗摔了碰了,亦步亦趋的紧跟在后面,不时的出言提醒着。

但是两个毛头小子,一出门,顿时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

就连秦子婴,在咸阳宫中闷久了,此时来到野外,也顿觉空气倍感新鲜。

两个人你追我赶,好不快乐。

随着距离山林越来越近,路边的灌木丛也愈发茂盛起来。

王离一边奔跑着,一边转头催促秦子婴快一点跟上他,毕竟年纪较大,速度自然也会快一点。

但就是这么一转头的功夫,一棵歪歪斜斜伸出来的树刺,却是一不小心,就挂在了王离的衣服上。

王离哪里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压根就没注意到,因此狂奔之下,只听耳中忽然传来刺啦一声,雍容华贵的衣服,瞬间就被树刺给拉开一个大口子。

“完了,大父又要揍我了......”

王离瞬间呆若木鸡,愣在原地,看着自己被树刺划开一条大口子的衣服,一脸的沮丧。

秦子婴若有所思的看着王离,这下倒是不用再陪王离去钻林子了,不过秦子婴眼前一亮,看着农田里,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吭哧吭哧干着活的农夫,忽然想起了什么。

此时的大秦,农民种地用的是最原始的办法,曲辕犁要到唐朝才被被发明出来。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而这一发明,对于持续了数千年的华夏封建王朝来说,无疑是神器!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实际上,这玩意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一早就在秦子婴的发明创造规划之中。

之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此时看见王离的衣服被树刺划破了。

秦子婴才突然想到了这一点,曲辕犁的原理,跟树刺划破衣服,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树刺是倒着长的,因此一旦挂在衣服上,再想取下来,就要费点事了,若是直着长的,一是很难划破衣服,二是想取下来自然也轻而易举。

秦子婴一念及此,当即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一转,压根就不看还在一边费力取刺的王离,反而转身就朝着地里奔去。

下人们赶紧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干活的农夫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还以为是哪家的富公子,没见过干农活的,觉得新奇,所以才跑过来看。

王离此时也终于将挂在衣服上的刺给取了下来,看了一眼破破烂烂的衣服,又看了看蹲在田里的秦子婴。

顿时一脸好奇的走了过去,拍了拍秦子婴的肩膀,问到:“婴哥,犁地有啥好看的?”

秦子婴等的就是这句话,虽然发明曲辕犁不是什么难事,技术难度也不高,但总不能平白无故告诉大家,你们要怎么怎么改进这玩意吧?

所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秦子婴明白这个道理,他可以稍微展露一下自己过人的天赋,但却不能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妖孽。

尤其是在皇宫之中,他此时也才六岁,虽然思想是成年人的,但若是成为众矢之的,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听到王离问起,秦子婴顿时装出一脸好奇的问到:“这些农民伯伯犁地,为什么要在犁上压着一块巨石啊?多费力啊?”

此时的大秦,所用的犁还是直犁,若是上面的压力不够,就很容易从土里钻出来,不仅费力,而且效率极低。

王离虽然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但显然见识要比一般的乡野孩子多得多。

见秦子婴问起,顿时顺口就回到:“那犁是直的,不压着一块巨石,没法犁地啊!”

“那为什么不把犁做成弯的呢?”秦子婴继续发挥着自己影帝般的演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此时满是好奇跟求知欲,转头看着王离,引导着王离朝着自己想要的答案上去想。

王离哪里知道秦子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觉得秦子婴像个好奇宝宝,一个破犁,有啥好关注的?

顿时笑道:“婴哥,这玩意这么年了,一直是这么用的啊,做成弯的是什么意思?”

秦子婴闻言,这才笑了起来,虽然没有彩排,但是这王离倒也算是个合格的捧哏了。

“做成弯的,那不是就不用再压一块巨石了吗?你看看你被倒着长得弯刺划破了衣服,想取出来都废了那么大劲。”

“他们要是把这犁做成弯的,不就没那么容易从地里出来,而且不用再压一块巨石了吗?”

快了!

再加把劲,王离,你可以的!

秦子婴一边好奇的继续问了起来,一边期待的看着王离,就等着王离把那个标准答案脱口而出。

都提示到这个份上了,以王离的智商,应该可以扮演好捧哏这个角色了吧?

曲辕犁的原理,实际上跟倒刺如出一辙。

何况这玩意,也是因为古代的劳动人民,在上千年的劳作中,不断的汲取经验教训,一点一点的发明出来的。

虽然完整的曲辕犁需要十一个组装部件,但是没关系,只要有了这个初步的构思,以华夏古人的智慧,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慢慢的改进完善出来了。

ps:新书发布,请大家多多收藏追读,这个数据会决定生死,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