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对簿公堂
段则行当初之所以相中了这位黄秀才也是有原因的。
别的代笔之人都是成了家的,一家子都指望江家吃饭,背叛江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同样的,事发之后江家要杀人灭口的难度也更大,毕竟要杀就得杀一串人。
而黄秀才就不同了,他父母双亡,之前倒是娶过一个妻子,但也过世了,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至今也还没续娶。
他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江家人要除掉他简单多了。
江家表面是清流之家,一家子读书人,但实际上,也压根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发现黄秀才吃里扒外,最大可能会采取的手段就是杀人灭口,一了百了。
他们果然没有辜负段则行的期望,很快就对黄秀才动手了。
黄秀才直接被绑上了大石头,往一口深井里推了下去,幸亏龙鳞卫及时将对方捞了起来,这才救活了。
这几天,吓破了胆的黄秀才就一直被龙鳞卫藏着,直到现在,才终于现身,直接到官府把江家给告了。
为什么不在救下了黄秀才的时候就让他来告发江家人?
因为那个时候安若竹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江郎才尽的名声摘清楚,那时就把江念瑜找代笔之事抖出来的话,江念瑜就会反过来反咬安若竹一口,指认安若竹也找了代笔。
彼时大家对安若竹本就心存怀疑,到时候真的让安若竹当庭对质那就麻烦了。
现在安若竹把自己的名声撇清了,当日她在茶楼里所说的那番话已然在京中传开,并且带来了较好的舆论反响。
现在大家对安若竹持有的是良好的印象,到时候江念瑜就算反咬安若竹一口,也没人会信,反而会觉得她是狗急跳墙了。
江家人都以为黄秀才早就被处理掉了,万万没想到,他非但没死,反而还直接告到了官府去。
黄秀才乃是在府衙外当众击鼓鸣冤,一边击鼓,一边声泪俱下地把自己为江家人,尤其是为江念瑜当代笔,最后却因莫须有的罪名险遭杀人灭口之事尽数道出。
此事的曝出,就像是热油锅中被浇了一瓢水,刹那间就让油锅炸开了。
江家人还没来得及收到消息,也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这件事就以超乎寻常的飞快速度传开了。
流言与八卦的传播速度都是最快,也是最受百姓欢迎的。
大家听到此事,顿时都炸开锅了,不管真假,都兴致勃勃的议论了起来。
有人对江念瑜的才女之名产生了怀疑,但有人却觉得是这位黄秀才在血口喷人。
其中,认定黄秀才在血口喷人的,尤以读书人最多。
江念瑜的父亲江文滨乃是国子监祭酒,学生颇多,不少书生都曾在国子监念书,即便很多人已经毕业,但与他也有师徒之谊。
因为多了这一层关系,江念瑜在他们之中才颇受拥趸。
即便上次江念瑜没能当上花神,不少人心中依旧将她奉若才女。
眼下,黄秀才的这番控诉,可是不仅破坏了江念瑜这个才女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连老师的形象也彻底碾碎了,他们怎么会肯轻易相信?
为了弄清真相,众书生齐聚府衙,请求京兆府尹公开审理此事,务必要查出真相。
继上次的周浩成事件之后,京兆府尹吴天佑再次接到了这么一个烫手山芋。
且这件事闹得似乎比上次更大。
上次好歹只有顾成钰一人,这次却是惹来了一群书生。
这些个愣头青读书人,有时候比一些老顽固更加老顽固,轻易没法糊弄。
吴天佑不禁接连抹了好几把额上的汗。
都怪自己这名字没取好,吴天佑,无天佑,这不就是没有老天庇佑吗?
在天子脚下任这京兆府尹,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根本不知道下一个犯了事的人跟哪位贵人究竟有着怎样沾亲带故的关联。
他这官,当真是不好当啊。
吴天佑在心中暗暗叫苦,但却还是不得不受理此案。
他派了衙差到江家,让他们把人证、物证都一并带到了堂上。
衙差来得突然,不仅江念瑜和那几名代笔之人被请来了,他们所作的文章笔记等物,也都被一并搜查带来了,可谓是打了江家人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突然被衙差请到了公堂这样的地方,江念瑜整个人都是懵的。
江念瑜就算再有心计,也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阵仗。
此时她站在堂上,面对黄秀才的控诉,面对京兆府尹的审问,面对堂外众人各异的目光,已然彻底慌了。
父亲不是说已经把黄秀才处理掉了吗?为什么他还没死,还好端端地出现在这里,当众将他们江家的秘辛抖出来?
江念瑜强压心中的慌乱,双目通红,满脸屈辱,“大人,他分明就是污蔑,是含血喷人!
家父乃是正经的进士出身,才学不凡,如何会需要他这么一个落地书生当代笔?
小女虽不是男子,但也是自幼饱读诗书,父亲更是教导臣女需品行端方,不可弄虚作假,又怎么可能会找人代笔?
这些人,不过只是家父为幼弟挑选的启蒙之师罢了,大人若是不信,大可以亲口问问他们。”
江文滨子嗣不丰,除了江念瑜,便只有一位庶出的儿子,且今年才刚五岁,的确是需要启蒙的时候。
而那几人除了当代笔,也的确在给江小公子启蒙。
吴天佑对其他几人进行了审问,他们亦是诚惶诚恐,坚决不承认代笔之事,并且连连附和江念瑜的说辞,声称自己就只是给江家小公子启蒙的老师罢了。
不承认的话,江家没事,他们也就没事了。
但承认了,江家完了,他们不仅失去了这一份优渥的工作,甚至还会遭到江家的反扑报复。
究竟该怎么选,自然再清楚不过。
堂下证人对代笔之事矢口否认,而从江家带回来的那些文书太多太杂,一时之间也不能及时地整理出来。
就算整理出来了,也不能证明那些诗作文章是谁创作的。
一时之间,审讯进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