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就拿找工作来说,除非是事业单位、国企这种,比较重视学历,一般的私营企业招工,都不在乎是大学生还是大专生,也不在乎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不过,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大专生,有一样都是在的,那就是学历,学历是迈进企业的门槛。

于笑道:“不管山里地里还是木工,能学到一门技术就多一门出路,读书也好,以后坐办公室。”

柯大嫂笑笑:“谁晓得呢,如果读书像老幼一样聪明,那是妥妥的好,但是咱们整个大丰公社,也没有第二个老幼。所以说读书也就这样,看看这里的知青,都是高中生,到头来厂里进不去,还不是下乡像咱们一样劳作,所以照我说啊,读书也没什么用处。”

柯大嫂的话如果听在一般知青的耳朵里,那肯定是不舒服的。不过她这个人讲话就是这样,加上于笑本来就是穿书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青,所以她也不在乎。她笑了笑,也没有辩解。

于笑笑着点点头:“你们好啊, 自己去堂屋里搬凳子坐。”说着,又回了屋子,抓出一把水果糖, “云琴是吧, 你给大家分糖吃。”这大概就是长辈的好处了,不用她搬凳子倒茶。如果今天来的是长辈,这一排排的,她还得搬凳子倒茶, 还要陪聊,不得累死。

于笑抓的一把水果糖挺多的,柯云琴得用两只手才捧得住:“谢谢小婶婶。”她腼腆的道,然后把水果糖给每人分了两颗,余下的给了柯大嫂。

柯大嫂道:“那是应该的,我男人可是爹娘的亲生儿子。”柯大嫂虽然总是对这里酸溜溜的,但是也没坏心思,公婆如果有个万一,他们肯定是要照看一二的。

于笑笑笑:“侄子侄女们都在念书吗?”

“弟妹啊,你刚从部队回来,这是打算随军了?”柯大嫂问。倒也不是关心这些事情,不过是随便闲谈。

于笑道:“是的,景阳已经打了随军申请和住房申请,等通知下来我就可以随军了。到时候我们不在,爹娘和爷爷还要请大哥大嫂多多留意些,”照顾是不用,柯母的身体还很硬朗,但是毕竟是老人家了,有个万一还是不放心的。

而现在,看到柯大嫂家这么多孩子,她还真的有些晕。其实, 在柯大哥这个年代, 才四个孩子应该不算多,她家老太太生就上了六个孩子,她爷爷只是其中一个。

柯大嫂道:“那倒没有。老大念了三年不念了,自己不爱念书,整天不是山里就是地里的。老二念完小学也没念了,跟着当家的学做木工,老三还在念小学。我们这没有学校,得到大涂生产大队去念小学。”不是每个生产大队都有小学的,很多都是几个大队一个小学。

不过,等柯苗读书的时候,高考都快恢复了,她只要成绩好,肯定是能读上去的。

“怎么一窝窝的都在这里?”柯母拎着洗好的碗回来,看见老大一家都在,“都不用上工了?”

柯江国媳妇倒是意识到了,她道:“读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找个有出息的男人。”

柯大嫂看向她,于笑也看向了她。

柯江国媳妇见她们都看着自己,也没有拘谨,继续道:“就拿小叔来说,咱们奶奶给小叔找媳妇的条件是城里人、高中生,如果小婶子不是高中生,也嫁不了小叔。所以说,姑娘家读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找个好男人。以后等我闺女长大了,也要读书,至少可以让她找个好男人。”

柯江国媳妇道:“娘放心,小苗以后读书的钱,我们两口子会挣。”就像老柯家一样,反正过几年就分家了,到时候他们两口子挣了钱,给女儿去读书,也不拿公婆的钱,所以公婆也管不到你们。

柯大嫂:“随便你们,你们自己挣钱给孩子上学,咱们是管不到的。”就像公婆挣钱给小叔子上学一样,他们管不到就不说。

于笑听着她们婆媳说话,没有插嘴。说起来,她对柯江国媳妇的话还是很认同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有自身条件提高了,找对象的要求才能提高,这是事实。女人有相貌、有学历、有身材,想找条件好的男人。男人有才华、有身材、有学历,也想找条件好的女人。这都是正常的。所以柯江国媳妇想让女儿读书,且读的高一点,到时候给她找个好男人,这也可以说是当娘的对女儿的一种疼爱了。

柯大嫂笑呵呵的道:“这不还有时间嘛,大家和老幼媳妇都不认识,就来认识认识。”

柯母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认人?想必是笑笑回来了,之前又送了老大二两红糖,还以为她手里有其他东西呢,认人不是真,想要占便宜才是真的。这么一想,柯母倒是想起了之前的信和邮包,那东西还在她的房间里。于是她赶人了:“人也认了,笑笑赶了大半天的路也累了,要休息了,你们回去吧。”

柯大嫂道:“那我们回去了,弟妹,有空再聊啊。”

柯江国媳妇:“小婶,我们就先回去了。”

待他们走后,柯母道:“笑笑,那天的信和包裹还在我房间里,你们房间没人,我担心晚上遭老鼠。”

一听到老鼠,于笑汗毛都竖起:“晚上有老鼠吗?”

柯母道:“这乡下房子谁家没有老鼠的?就是没看见而已。”

于笑迫切的想要去新房子住:“没有老鼠药吗?”

柯母道:“之前放过老鼠药,除四害的时候。现在没人提起,就没放了。”见儿媳妇脸色有些不好,她又道,“你们城里没老鼠吧?明天娘去买点老鼠药再放一放。”

“那谢谢娘了。”

柯母放好碗,又进了房间把信和包裹拎出来:“笑笑啊,信在这里,我没拆过,包裹按你说的都拆了,但是里面的东西都是不容易坏的,我就没动了。”

于笑一看包裹:“好大啊,谢谢娘。”

柯母把包裹放到她房间里,然后便走开了,其实她倒是想看看凑个热闹的,但是儿媳妇的东西她如果看着,还担心儿媳妇以为她要东西呢,所以还是不看了。

于笑把包裹里的东西拿出来,有床上四件套,都是正红色绣着红双喜的。还有一双小皮鞋、两罐奶粉、两铁盒饼干、两包奶糖、还有两盒子巧克力、两包桂圆干和两包红枣,然后就是一封信了。

于笑看了信,信很厚,周蜜红写信是有些啰嗦的,恨不得把自己的点点滴滴都写进去。信中除了她的日常之外,就是对她的祝福,还惋惜于笑没有嫁给她哥哥。

于笑看完周蜜红的信,又拆开于家的信。于家的信则是很简单,表示他们x县城远,结婚的时候他们就不过来了,男方给的礼金让她自己藏好,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拿出来,因为钱是女人的底气。同时又汇了128块钱过来,就当是家里给的嫁妆。

于笑明白为什么是128块这么多,这100块大概就是自己走的时候留下的,于爷爷和于奶奶以这样的方式还给她,然后余下的28块才是于家真正给的嫁妆。于父已经去世了,这28块钱,于爷爷和于奶奶是代替儿子给的。

于笑叹气。把汇款单放进包里,然后又拿出肉票、糖票和粮票,以及一罐奶粉、一盒饼干、一包奶糖、两包桂圆和红包,至于巧克力她自己留下了。拿着东西出门,看到柯母坐在门口做鞋子。“娘……”

柯母抬头:“我在做鞋子呢,做了等赶集的时候可以去卖。你是穿几号的鞋子?娘也给你做两双穿穿。”

于笑道:“我穿35号,不过现在有鞋子穿,娘不用做,等我没鞋子穿了我给您说。”她也没有拒绝,“娘,这些吃的您拿去吃。”

柯母看到儿媳妇捧着吃的出来就知道她的意思了,她赶忙道:“我一个老太婆不吃零食的,这都是你们小姑娘喜欢的,你留着自己吃。”

于笑知道,在这个年代,大人说不喜欢,不是真的不喜欢,而是不舍得吃,哪里像她那个年代,有些东西放到过期、放到坏掉,然后直接扔掉。

于笑把东西放到她怀里:“那您不爱吃就把东西放到坏掉再扔掉呗,反正我也不爱吃。”

柯母被她逗笑了:“这都是啥啊?我都没见过,这个奶粉我知道,你之前给老幼的奶粉还在呢,半罐给你们爷爷了,还有半罐给老幼外婆了,剩下的我房间里放着。”

于笑听到柯母提起柯爷爷和柯景阳外婆,才发现自己把两位老人给忘记了。她道:“这罐奶粉给外婆吧,老人家隔三差五的要喝奶粉,对身体好。不仅外婆喝,爷爷也喝,您和爹也要喝。”

柯母:“那得花多少钱啊?”她可舍不得。

于笑:“咱们家也喝得起,一罐奶粉喝两个月,家里四个长辈,一个月也就十块钱。”奶粉五块钱一罐。

柯母一听,吓了一跳。十块钱如果光上工的话,那可是三个月的工分收入。“那太贵了。”

于笑也没有继续说,她知道老人家的想法,以后直接买就是了。这事情不用跟他们说,跟柯景阳说。买来了放着不喝会坏掉,还怕老人家不喝吗?

于笑又介绍别的:“这铁盒子里的是饼干,你闲着吃一块。这是奶糖,跟奶粉一样可以补身体,不过一天不能吃太多,对牙齿不好。这是桂圆干和红枣,也是补身体,您安排着吧。”

桂圆干和红枣可是好东西,柯母那天打开包裹的时候也知道数量,看到儿媳妇都拿来给她了,她心里感动:“这个都是金贵的东西,你都留着自己吃,我一般年纪了,还吃啥。”一把年纪了,小儿子的福气还没享到,倒是儿媳妇的福气却享到了。果然,儿子不如女儿贴心。

柯景阳如果知道他老娘的想法,肯定觉得自己冤枉。

于笑道:“就是您年纪大了才要吃呢,说句不得体的话,年纪大的人才要补身体,争取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年纪小,身体健康,才不需要补。而且下乡之后,我每天早上一个水煮鸡蛋一杯奶粉在补身体呢。这个桂圆红枣,您每天早上熬粥的时候,可以切碎了和粥一起熬,吃上一个月,气色肯定好。”于笑是不会亏待自己的,她也舍得吃。

柯母想了想:“那这罐奶粉分成两份,给老幼外婆和爷爷,这桂圆干和红枣我就留着,每天早上给你们爷爷熬粥的时候放,给老幼外婆也留一碗。”为什么不直接拿去给老?因为柯母担心拿去给娘家的话,被几个孩子吃了。

说到柯爷爷,于笑道:“娘,爷爷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上工啊?”看柯母是个孝顺的,柯景阳也是个孝顺的,柯爷爷都73岁高龄了,还每天去上工。

柯母道:“你爷爷性子倔,家里待不住,非要去上工。不过活儿轻,每天拔拔草之类的,一天一两个工分。”说白了就是去凑热闹,然后又不想在家里吃白饭,给儿子和孙子增加负担。

于笑点点头:“娘,这一斤糖票、两斤肉票、还有十斤粮票给您。”她这边还有三十多斤粮票呢。

柯母看到粮票倒是喜欢也没有客气:“那咱们明天去买点肉,顺便我去买些富强粉和大米,你们爷爷牙口不好,每天要吃软一点的东西,大米熬粥,富强粉做面条馒头的,他就喜欢。”

于笑道:“那一起去,我骑车带您去。”

柯母眼睛一亮,随即还是拒绝了:“买肉得早起,很辛苦,你还是别去了。”

于笑道:“我平时也早起,明天我带您去吧。对了娘,供销社有红豆吗?”

柯母道:“你要红豆做什么?”

于笑:“我过几天要来月事了,来月事的时候想喝红豆汤,红豆汤对咱们女人很有好处的,补血养胃,哪怕是平时也能多喝喝。”

“那不用去供销社买,咱们村子里就能买到。”说着,她起身,“我现在就去买。”

于笑也跟着起身:“我跟您一起去。”顺便在村子里走走,认认路。

柯母一想:“那你跟我去看看老幼外婆,老人家看到你一定高兴。”那天于笑睡着了,不然她娘也想见见外孙媳妇呢。

于笑道:“我是应该去拜访的,娘,我这边还有一块布,拿去给外婆做衣服吧。”她回房间拿出一块深灰色的布,好在当初瑕疵布买的多。顺带把另一罐奶粉也拿了出来,反正她这里还有奶粉。

说起来,奶粉都是周蜜红寄来的,每个月都寄。她也没有客气就收了,因为周蜜红想补贴原主,这份心情是非常急切的,她拒绝也没用。不过她收了好处,自然也会回礼的。

“什么布啊?”柯母听到儿媳妇的话,赶忙出来看,见儿媳妇拿着一块深灰色的布,“这布颜色倒是不错,适合老幼外婆。”

“我第一次去看外婆,一块布加一罐奶粉,您看行吗?如果不行的话咱们明天去,再去供销社买点东西。”于笑聪明的问柯母的意见。

柯母道:“够了够了……奶粉不用了,我把你今天带来的那包红糖带上,奶粉你留着自己喝。你刚才不是给了我一罐奶粉吗?我倒一半出来,剩下的一半给你们爷爷。”

于笑道:“不用了,我自己喝的还有一罐呢,这罐给外婆吧,我也是头一次见外婆,您就让我大方一次。”

听到儿媳妇这么说,她也就不拒绝了,再说她的性格本来也是麻利的,做不来扭扭捏捏的。柯母见有了奶粉、布和红糖,又从房间里拿出一些饼干和奶糖,是于笑刚刚给她的饼干和奶糖。然后一起放进篮子里。“笑笑,咱们走吧。”把门一关,婆媳俩出门了。

其实从柯家到范老二家还挺近的,但是柯母带着于笑非要多走一些路,然后绕过几个在聊天的老太太。

“宝兰,干啥去呢?来这里坐。”有个老太太看见她了,赶忙招手叫柯母过去。

还有一个老太太道:“宝兰,你儿媳妇从部队回来了?不随军了?”这个是大队长媳妇,跟柯母差不多的年纪,也五十多岁了,大队长倒是快要退休了。说起来,于笑的户口是在结婚前几天转过来的,还是柯景阳去转的。

柯母道:“回来了,要随军的,这不刚结婚,老幼那边的随军申请才打上去,没这么快下来。”说着又对于笑介绍,“笑笑,这是你三伯母。”柯母娘家和大队长家有点亲戚关系,大队长在家里排行第三,所以就让于笑叫大队长媳妇三伯母了。

于笑跟着叫:“三伯母好,其他伯母婶子好。”

大队长媳妇:“哎,这姑娘可真是讨喜。宝兰每天盼着景阳结婚,现在总算是结婚了,宝兰的心事也放下了,接下来就等着抱孙子了。”

柯母担心给儿媳妇压力,便道:“孙子我可不想抱,老幼没结婚的时候我每天操心,这会儿好不容易心事才放下,正想好好休息几年呢,这要是来个孙子,我不得再操心死?”

大队长媳妇笑笑,这话她可不信。景阳媳妇如果有孕了,这宝兰肯定高兴死。不过,这话题也就带过了。“可不是,小两口刚结婚,正亲热的时候呢。你们这会儿拎着篮子打算干嘛去啊?”

总算是问到这个了,柯母马上道:“我前几天不是收到一个大包裹吗?邮递员说从京城寄来的那个,那不是笑笑的包裹吗?这里面有奶粉啊、奶糖啊、饼干啊。这不,孩子孝顺,今天刚回来,拆了包裹就先把这些东西拿去给老幼外婆。”

大队长媳妇听着那炫耀的语气,哪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故意绕到这边来炫耀的啊。不过她和柯母关系好,所以也没有在意这个:“景阳媳妇可真是孝顺,你啊,以前给景阳说媳妇的时候挑这挑那的,现在总算是挑到一个好儿媳妇了。”

柯母道:“也不是我挑,就是没等到我们家笑笑,这不,现在总算等到了。啊呀,我不说了,先带孩子去见外婆了。”然后带着于笑走了,留下几个老太太眼巴巴的看着她离开。

有个老太太切了一声:“谁知道这是谁买的。”

说起来, 于笑还是第一次处理这种亲戚关系,在现实世界里,她爷爷奶奶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她外公外婆生了两个女儿,加起来也就四个。虽然姑姑和大姨家生了二胎, 但是她爸和她妈可没有生二胎。记得二胎刚开始的时候,她妈还问过她, 一个人会不会太孤单了,要不要再生个孩子陪陪她, 当时她说她不要, 她可能没有太多的亲情去对待弟弟或者妹妹。如此, 她爸和她妈也就没有生第二胎了。当然, 可能他们原本也没有这个想法。不然在她还小的时候就可以生第二胎了。

她说这话倒是没有任何酸意,而是实实在在的,不管男娃还是女娃,读书都是一条出路。她自己没有念过书,能嫁柯江国这样的条件已经是不错了,至少公公有手艺,还有小叔叔这个有身份的人,但是如果她女儿以后养的好,读书读的好,肯定能嫁更好的。

柯大嫂不以为然:“像你小婶子这样能嫁的好的有几个?城里那么多女高中生,还不都是下乡的多,瞧瞧咱们大队里的,还有其他大队里的,那些女知青嫁给咱们这样的乡下泥腿子的可不少。丫头片子,能念几年书扫个盲就不错了。”别说孙女了,就是女儿柯大嫂也是这样认为的。读到小学毕业就好了,继续读什么?过几年就嫁人了。

其实别说柯大嫂这个年代的人有这样的思想,就是90年代、2000年那会儿,各种工厂飞起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想的,读书还不如去工厂里上班,读书有什么用?到城乡发展的好起来了,大家才开始重视读书,只是那个时候大学生遍地了,大学生已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