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壮哉——我李大中堂

希望石达开,可以在冉闵的麾下,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对于石达开,项云还是给予厚望的。

这是一个应该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人。

“召唤”,将石达开降生出去之后,项云深吸了一口气。

再次使用了召唤权限。

这一次连续灭掉燕国和齐国两个诸侯大国,让项云的召唤权限,急速上涨。

所以召唤特权根本不需要关心。

······

项云看着面前的系统板块,静静等待着,没有多长时间。

一个人物卡片顿时浮现在他的面前。

这一次召唤的人才不是武将,而是一个文臣。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官——李鸿章。

据说,这是一个被冤枉了的超级大官。

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

项云对于李鸿章,倒没有多大的反感。

在那个年代,谁愿意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且还被人千夫所指,戳着脊梁骨骂。

但是,不那么做行吗?

清朝势弱。

不听话就要挨打。

这就是落后的代价。

李鸿章也不想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但是,有办法吗?

就好像现在。

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因为没车没房,被迫分开。

爱情败给了现实。

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

舍弃了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

累的和狗似的。

但是,有办法吗?

李鸿章也是在这种无奈下。

他不签订可以吗?

列强入侵,大战再次爆发。

就好像项云说的一句话,你不给我可以,那我就拿。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哪有那么多公平可言。

有钱和没钱,有权和没权,本身就不对等。

······

“寡人的中堂大人,能文能武的李鸿章,竟然是他”,项云的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这一世,只有我们欺负别人,别人别想再欺负我们”,项云紧紧攥着拳头。

那一段历史,项云当然知道。

虽然算不上黑暗。

但也是华夏民族的血泪史。

而且还是被外人欺辱的血泪史。

男儿当自强。

所以任何时候,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李鸿章晚清名臣,也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李鸿章为什么要搞洋务运动。

乃是为了寻求变强之法。

这种变强,不是让自己变强。

而是让国家变得富强。

但是最后,失败了。

因为清朝那个时候,因为烂到骨子里面了。

什么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等,有用吗?

还不是到了最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华夏百姓才开始之强。

······

李鸿章不仅是个文臣,而且还是一个统帅。

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华夏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yue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扶桑首相伊藤薄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dé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可以说,李鸿章尽力维护华夏的利益,洋务图强。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华夏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华夏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北疆放弃疆防;与扶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华夏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所以此人,有功也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