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意外的合作意向

“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行业利润大,降价能快速的获得市场打出名气。其实大家都不吃亏,厂家扩大市场多出货也能多赚。

在国外,家电的价格低廉到不敢相信,坏了都不修直接换新的,家电都有理论寿命,到时间就更换,再看看咱们?一台电视二十年。

国外的工厂能做到,为什么咱们的工厂做不到?成本高?人家的人工成本是咱们的几倍。

我觉得我杀价格并不是坏事,对厂家对老百姓事实上都是好事,厂家必须考虑成本问题提高科技竞争力,老百姓得到实惠。

至于同业,大家本来就是竞争关系,我们不是国营,没有人托底,只能拼命挣扎,再说我们能赚钱,相信其他人也一样能赚。

我感觉只要我能快速出货,销量一直可以保持,那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我有这个信心。”

这个到是实话。不过,那些人习惯了大鱼大肉,现在逼着人家吃菜,谁愿意呀。

就像四儿子店刚出现的时候,渠道们疯狂扑咬,图的不就是那点随心所欲的计划外利润嘛。

虽然后来发现四儿子店还是个深坑,但当时切切实实的拉低了定价。

……

张彦明总体来说不是这个行业内的人,也不想和曾俊烈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也没兴趣。

“那你今天过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咱们有话直说。”

“我那个……,呵呵,就是和N……你认识一下,看看能不能合作。”

“哪方面?你们建的那个总部……启用了没有?”张彦明递了根烟过去,岔开话题。

曾俊烈点了点头,接过来,就着张彦明的手点燃:“启用了,去年年底搬进去了。张……先生你还知道我们那个项目?”

“肯定知道,我在你边上那个小区里有几套房子。亚洲最大单体嘛,怎么可能不知道。曾总有魄力。”

“呵呵,在你面前可不敢说这些,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建个总部,改善一下办公环境。”

2000年,国民和苏宁交再一次神奇的同步,都建了自己的总部大厦,不过国民明显又压了苏宁交一头,建成了亚洲最大单体写字楼,单层面积近四千平米。

“您……你,还买房子?”

“我为什么就不能买房子?去年几个朋友想买房,我跟着凑热闹买了几幢,一直放那里空着呢。”

“为什么不自己开发个别墅盘?”

“两码事儿。原来也没想过建别墅,今年应该有计划吧,打算找两个环境地势好点的位置建一批,你那边呢?你的鹏润有什么大动作?”

“谈不上,我这,哪能跟你比。地产这方面我是新人,实力也不行,照你和老潘差的远,得向你们学习。”

“你和他还有接触?”

“有一点儿,必竟我也在搞嘛,那块主要是我妹妹在负责,我也没那么多精力。你和老潘熟悉?”

“知道,没见过。大家不是一个路子,地产也不是我的主业,到是一直没什么机会接触。”

“都是做地产,还有什么区别?”

“肯定不一样。我不卖楼花,不搞公摊,不捂盘,也不靠贷款不追求极至利润,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异类,是公敌,背后不知道怎么骂我呢。呵呵。”

“那,你,为什么呢?”

“不为什么呀,为什么非得要为个什么?我做自己的生意,有合理的利润可赚,为什么要和他们一样?就像你,得罪同业得罪厂家,你为什么?”

“让大家买得起。”

“对,让大家买得起,赚到的钱花的时候也心安理得。”张彦明伸手在曾俊烈肩上压了一下。

这一点上两个人到是可以说是一类人,有些共同语言。虽然实际上出发点完全不同。

“那您准备什么时候上市?”

“不上市。我这边的公司,还有合作公司都不会上市。”

“不上市?也是,以您的实力上不上市也没什么差别,不上市还自由一点儿。不卖楼花不搞公摊,资金压力应该很大吧?”

“不盲目就好,其实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大。踏踏实实把该做的做好,只要销售有保证就没问题。”

“我到是也想像您这样轻轻松松,可惜做不到啊,我还想着上市好解决一下资金问题。张先生,国民有没有和您合作的资格?”

曾俊烈把话题又拽回来了,有点殷切的看着张彦明。

张彦明抬手在头上抓了两下,有点无奈:“你想合作什么?”

“我想进西牌楼还有,鲁尔枫城广场。全力打造两家旗舰店做为国民的形像示范店。我有个想法,在每个省打造一家示范店做为省级总店。”

“西牌楼和枫城广场是公开招商啊,你直接派人过去谈就行了,不可能拒绝你们进驻。具体的运营管理有专门的公司负责。”

“枫城广场我这边还没接触,西牌楼我们联系过,有点小问题。一个是租金,其实我们是想买下来,必竟是开示范店。

再一个,那边提出如果我们进驻,不能销售福佑多里面的同品牌家电。这个我到是可以理解,张先生,您看,福佑多和国民在家电这块进行合作,有没有可能?”

张彦明往后靠到靠背上看着曾俊烈,这个合作的提出到真是超出了他的意外。这家伙心不小啊。

福佑多现在十二家门店,稳稳占距综合卖场第一,那个客流量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国民电器进入,那就等于轻轻松松多了十二家门店。

然后就是源源不断的增加门店,国民甚至不用费吹灰之力,只需要组织货源就行了。

而且他的这个示范店的想法也是比较可取的,这也是日后国民和苏宁交都在使用的套路。

说起来,这对冤家雷同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也不知道是谁在学谁,还是相互参考,步步紧跟,一步不落。

最后成为唯二的家电商以后才渐渐露出差异:国民主要集中在价格和物流送货,苏宁交则是把重点放到了售后服务上。

当然,物流方面也没落下,甚至10以后做的比国民更好。主要是那个时候,面前这位去度大假了。

苏宁交张总和国民这位曾总,最大的差别就是性格上,这位有点激进,有点不择手段。也许这个词并不合适,就是那么个意思。

两个人所属地域不同,面对的各种压力纷扰也不一样,总的来说,曾总承受的也比那位张总要多的多,所以某些方面到是可以理解。

还是那句话,人在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

张彦明算是个异类,因为他不缺资金。这个暂时来说,国内没有人能和他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