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做官也要赚钱

第497章 做官也要赚钱

秦君笙看了陈勇递过来的举荐信,见到故人还是挺高兴的,赶紧把陈勇让了进来。

但是,陆世才的来信有两封,其中一封是给柳一一的,用蜡封着口,连陈勇都不曾看过。

柳一一把菜交给杜嬷嬷,孩子交给夏婉,回到屋子里,把信给拆开了。

只见陆世才在信里写道,推荐陈勇来帮柳一一赚钱的,同时也是帮秦君笙了解京城的动向的。

当初陆世才跟柳一一定亲,又退亲,让柳一一很是没面子,为了补偿柳一一,他推荐陈勇来重操旧业。

陆家做布匹生意,在荆州也有分店,但是陆世才还是想做柳一一的香脂生意,毕竟那个利润大。

如今京城没有赵青阳的威胁了,陆世才和张江蓠自然而然又把香脂生意给做起来了,只不过他们需要每年都给景顺王府红利罢了。

但是在荆州,秦君笙是知府,只要柳一一愿意做,可以让陈勇出面打理,一来为柳一一多赚点钱,二来也不用柳一一出面, 不影响秦君笙的官名。

不得不说, 陆世才这一招,十分的贴心。

秦君笙并不知道陈勇和陆世才的关系,但是也不难打听,但是有个同窗来帮忙, 秦君笙还是愿意的。

不过, 柳一一觉得陈勇是陈勇,师爷还是要招的。

因为柳一一看中了一个人的答案。

“三郎, 你看这个叫杜渊的人, 他今年二十有九,家中有个妻子还有两个儿子, 大的十二, 小的七岁,还有个小姑娘,今年才三岁,从前是教书先生, 也是个举人, 家境和资格都可以。”

“最重要是这个答案, 你看这几道题, 都是关于地理问答的, 想必他年轻的时候, 是个洒脱之人, 行走的路多了, 见识也就多了,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还有这几道医学常识,他也都答出来了, 说明他懂点医术。再看这一题,这是一道关于人性的心理测试题。”

题目是一个人走到一片森林, 他看到了什么?

这是在现代经常看到的题目,下面有几个选项, 分别对应人的性格。

如果是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间小房子, 房子里面有位老人, 说明这个人依赖性很强,做事情犹豫不决。

如果是一条小溪,且有阳光,有小鱼在小溪里游来游去, 说明这个人很阳光,热情, 对未来充满期望,且已经准备好大显身手了。

如果是在树林里碰到砍柴的兄弟,熟人等,说明他渴望被人认可,也许曾经有过辉煌,希望再次获得成功,但很可能急功近利。

如果是树林里出现一个美女,说明他想好好表现表现,但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杜渊选择的是第二个答案,已经趋近于成熟了。

秦君笙看了所有人的答案,也对他印象很深。

“好,五天后,就是面试,到时候就知道了。至于陈勇,既然陆兄让他来帮忙,那就一起吧。”

府衙前院还有个院子, 陈勇住在前院,跟杜管家夫妇都住在前院。

作为知府,丫鬟和下人也都是有要求的,不能不用丫鬟,显不出朝廷的气派,但是所有的丫鬟和下人加起来不能超过二十人。

朝廷对下人的月钱是不管的,所以柳一一也不好多用丫鬟,除了自己身边的夏婉之外,给孩子一个奶娘,一个丫鬟,给秦君笙买了个小厮。

夏婉月钱二两,奶娘也是二两,秦宝的丫鬟十一,今年才九岁,照顾秦宝有点玄,只不过是奶娘的闺女,柳一一也给了她五百钱。

秦君笙的小厮小时,一个月是一两。

除此之外,家里还有四个粗使丫鬟,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每人八百钱,两个做饭的厨娘,王厨娘和张厨娘,每人一两。

所有人的月钱加起来每月是十六两,只靠秦君笙的俸禄是很拮据的,好在柳一一还有自己的良田,勉强过的去。

所以陈勇来的非常及时,可见陆世才是个心细的,知道柳一一的窘迫,特意让他过来增加收入的。

来了第二天,柳一一就去人牙子那边把下人给买了,因为并不知道是给知府家当下人,柳一一还讨价还价省了点银子。

当天晚上,柳一一就把账本给记起来了。

到了第五天,才开门迎客,来往她都不怎么认识,只接待了下面的官员和夫人。

至于当地的商贾,对官府这一块总要等到熟知了之后,才好结交。

秦君笙年轻,又是当今状元,出身寒门,除了府衙的官员必须高看一眼外,荆州的商贾对他都是观望的态度。

陈勇住进来的第二天,就来找柳一一,说是要去找店面和做胭脂的地方,柳一一就让他去了。

柳一一这边安顿好后,又去城郊看看赈灾的粥施的怎么样了。

谁知,刚来到城郊,就看到有人闹事。

“我先来的,先给我盛,先给我盛。”

“你都盛了三回了,我都认识你了,你不要再加塞儿了。”

“我家里人多,俩孩子,还有个不能走路的男人,我领的多也一口没吃上。”

“骗人,我看到都是你喝了。”

原来在领粥的灾民中,有人多领,说的是每人一天只能领一次,每次只能领一碗,显然是不够的。

但是赈灾就是这样,只能保证不饿死人,却无法保证人吃饱饭。

就在此时,有位青壮年穿长衫的男子看不过眼站了起来:“她确实没喝,刚才她领的粥,也确实给那边那个男人了,这个我能作证,本身这个规定就是不符合要求的,你让每人只能领一次,家里有老,有小的走不动,还不能代领,就很不合理。”

这个时候,负责发粥的衙役也急了,冷着脸质问。

“那你说,怎样才合理?”

青衣长衫男子似乎早就想好了,胸有成竹道:“让他们拿着每个人的路引,或者一家人的路引,来我们这边登记,然后每天发多少粮,就有数了,而且后期这些人也需要返乡的,我们也可以随时检查,他们到底活的咋样。”

其实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因为赈灾粮发放的时候,有很多乞丐冒充灾民来领粥吃。

按说都是朝廷的子民,谁来领粥都一样,但是,职业乞丐和灾民还是不一样的。

每个地方都有县令,县令下面有里正,如果真的是赈灾的话,还是能做到赈灾到户,并且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

只是这个工程量很大,需要一个有责任心和细心的人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