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外面鞭炮声声,田静抄着手,大红毛衣的衣领格外艳,她淡淡道:“姐,你真要高考?”

“怎么了?”

“我是你妹,是你的家人,我为了你好,才想过来劝劝你。”

田馨没吱声,她倒是很田静想跟她说些什么。

田静又道:“姐,你已经不想离婚了,就好好跟我姐夫过日子吧,考大学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如果我没记错,你初中都没上完吧?我知道你上学成绩好,但高考和小学初中不一样,知识特别深,全国那么多人都削尖脑袋想高考,每年录取率才多少?考大专都难。你下乡回来,知青办会给你安排工作的,你去高考,工作也就黄了。”

“可是我想考呢。”田馨冷冰冰道。

田静在心里嗤笑一声,表情依然诚恳:“想和能不能办的是两回事,上高中需要钱,我姐夫指定不能供你,咱家情况你也知道,没多余的钱了。就算你上了大学,学费生活费从哪里来?人得实际一点。”

田馨在心里暗笑,沈红缨是没钱,有钱给田静买毛衣买衣服,却没钱还从田馨那挖走的钱。

沈红缨如果不是她亲妈,田馨也可以理解她为什么偏向田静,娘家田馨从没指望过。

田馨不用娘家出一分钱,就是想自己参加高考,这样田静还过来指责她,不愧是女主,无理搅三分。

田静是不是惦记着工作她不清楚,沈红缨是一直算计着,田馨猜测,书里田馨之所以被文化局劝退,说不定就是这母女两个搞的鬼。

田馨又道:“田静,你知道我隔壁的陈奶奶为什么能活到七十多吗?”

田静一愣,没懂田馨话里的意思:“为什么?”

田馨笑眯眯道:“因为陈奶奶从来不管别人的闲事。”

田静:“……”

以后插班了友谊中学,田馨还会和田静产生交集,但田馨不再畏惧,书里的女主又如何,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算作者妙笔生花,田馨也要改变属于她的剧情。

好好的小年夜,被田静扰乱了好心情,田静气呼呼的走了,田馨从兜里拿出一颗糖,剥开糖纸,糖果的甜味浸满口腔,不要被不想干的人影响,田馨告诫自己。

田馨回到屋,苏蔚秋和苏蔚兰正在打闹,赵桂芬说:“馨馨呐,你下午带回来那个黑不拉几的茶壶我给你洗干净了,洗完变色儿,成紫色儿的了。”

田馨看了一眼茶壶,壶身有淡淡的图案,看着怪小巧精致的,可惜了田馨不懂,也不爱喝茶,当时就是不想驳了朱大爷的面子,随便带了回来,回屋,田馨一并收到了柜子里。

过了小年就是年,年味越来越浓,赵桂芬嘱咐田馨给娘家去拜年。

按理说今年是结婚的第一年,田馨和苏蔚冬小两口应该一起回娘家以表重视,但苏蔚冬工作忙,回不来也没办法,因为这个,在田馨的年礼上,赵桂芬还添了一份。

田馨无奈,如果不是没办法,田馨倒是想断了和娘家的往来。

慢慢来吧,以后总会减少和娘家的牵扯。

田馨打算年后再回娘家拜年,年前就不去了,如果她去,沈红缨指定还会问工作的事,田馨懒得敷衍。

年前最后一次的供应早就领了,赵桂芬念叨着:“过年就指望年底这次呢,今年发的也不多。”

供应多不多,年也得照过,犄角旮旯的胡同里有卖猪肉的,不要票,价格贵一点也能接受,赵桂芬偷偷砍了五斤回来,还别说,人家的猪肉比供应的猪肉还好吃,听说是乡下养的土猪。

现在路子广,虽然这些买卖见不得光,偷偷摸摸总能买到一些供应外的东西。

赵桂芬人缘好,人踏实嘴也紧,别人也乐意跟她分享。

大年二十六,田馨他们这些下乡的知青聚了聚,是冯耀庆张罗操持的,他一向都有组织能力,以前在西北插队时,也都是冯耀庆组织各种事情。

他们这批人一共六个人,除了钟霖没来,其他几个人都到了。

说起来,从西北回来以后,田馨还没见过钟霖。

提起钟霖,孙秀云噗嗤笑了:“可别提钟霖了,他现在被他老子在家里关着呢。”

孙秀云和钟霖家里沾着一点远亲,关于钟霖的事情了解一点,又道:“说起来也是他不争气,他爸给他安排了好工作,在市政府,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活,但钟霖死活不愿意去,给他爸气够呛,就差拿皮带抽他了,钟霖现在绝食呢,哎,也不知道最后怎么样。”

吴科平推推眼睛,低声道:“怎么?市政府的工作钟霖都看不上?他到底想干啥?”

孙秀云撇撇嘴:“人家公子哥,想法和咱们不同,算了咱们说点别的。”

这次聚会的地点是冯耀庆家里,他妈做了一桌子菜,又把最大的一间房腾出来让给他们,让这些朋友好好聚聚。

郑小梅夹了一筷子菜,连声道:“耀庆,你妈手艺真不赖。”

冯耀庆一家三口都在粮食局工作,吃上面是不缺的,又赶上过年,自然能拿出一桌子菜来。

冯耀庆脾气好,乐呵呵给郑小梅夹菜:“好吃就多吃点。”

孙秀云啧啧两声:“以前下乡,小梅你就老欺负耀庆,现在回城了,你还让人家给你夹菜呀。”

“又不是我让他夹的。”

田馨叹了口气,孙秀云喜欢冯耀庆,说话也沾酸捻醋的,只是冯耀庆对孙秀云没那个意思,她这点心思,到底是隔了一层纸。

吴科平连忙转移了话题,问田馨:“田馨,我听说你明年要高考?不工作了吗?”

“嗯,想试试,我看工作一时半会也安排不下来。”

桌上其他人都沉默了,他们这些人里,钟霖是有工作不想去,田馨是知青办没给安排,其他四个人,都已经端上了铁饭碗。

冯耀庆去了粮食局,郑小梅去了供销社,吴科平去了五金厂,孙秀云进了造纸厂。

吴科平和孙秀云差一点,现在是学徒工,工资不算高,但现在熬一熬,以后都能转正。

现在人们对铁饭碗有种过分的执着,如果没稳定的工作,相信对象都得差两个档次。

所以,像田馨这样的无业人士,被在场的各位格外同情。

孙秀云在大街上见过田馨摆摊,大冷天田馨支个煤炉子烧水,卖大碗茶。

孙秀云没往前走,转身换了一条路,她怕田馨见到她心里不好受。

孙秀云挺佩服田馨的,换成她,才做不到舍下面子在街头摆摊。

孙秀云说:“知青办说了,工作都会安排的,田馨你先别着急,缓缓肯定会分配。至于高考,抱着希望呗,考上高兴,考不上拉倒,全国那么多人,能考上的才几个。”

冯耀庆也附和道:“秀云说的对,田馨,工作早晚能分下来,大家一起,为了咱们好几年的友情干杯!”

一转眼,下乡这几年就过去了,除了田馨,剩下的几位都是城里人,家庭条件也不差,从小虽然不是娇生惯养,但也没吃过什么苦。

大西北条件差,冬天北风呼啸,下乡的生产任务虽然不重,但每天也要出去劳作,开始大家抱怨,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好在,大家都是同龄人,年纪也小,再苦的环境抱抱团,苦中作乐也熬过去了。

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不会再有第二段,提起往事,郑小梅道:“你们还记得吗?就咱们去西北的第三年吧,还救过两个人。”

吴科平接道:“可不是吗?脸上黑黢黢的,还带着不少伤,连模样都认不出来,手脚都冻裂了,在咱们知青点养了一个多月。”

冯耀庆:“不会说话的那俩?那俩人可一句话都没说过,人家田馨照顾那么久,连谢都没说一声,自己偷偷就跑了。”

提起往事,孙秀云指着田馨,道:“可不是吗?田馨心最好,跑过去照顾,还在人家耳边嚷嚷‘小哑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田馨呢’。”

田馨不好意思笑了,那时候年纪也小,自己挺幼稚的,十聋九哑,那俩同志说不定还是个聋子。

冯耀庆又说道:“田馨哪是心好,还不是因为队长说,照顾那俩病号,不用参加生产,工分照算。”

孙秀云大惊:“什么?还有这好事儿?我当时怎么不知道?”孙秀云唉声叹气:“还是田馨精,我也想照顾病号不干活。”

田馨也跟着笑了,因为这两个病号,田馨也享了一个多月的福,当时天气冷,不用去干活把她开心坏了。

那两个人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年长的四十来岁,年轻的看着也就二十出头,虽然看不清长相,但整天皱着眉,就跟谁欠他钱似的。

那段时间,田馨就在屋里看书看小说,经常念出声来,估计那俩人什么也听不到,年轻的那个事情多,经常比划着,指挥田馨干活。

田馨背地里给年轻的取了个外号,叫小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