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宋朝文人也有优点

真-白手起家—

“武侯,你们就是太要脸了,所以你们做人做事束手束脚的。”

“如果你北伐前圈进刘禅,你早就成功了,哪里还用现在这样。”

“你们以为刘禅傻吗?”

“他并不傻的,他聪明的很。”

“他只是怕你诸葛孔明北伐成功,到时候无人可以压制,再加上你世家出身,诸葛家一跃就是权臣家族,他不敢赌你的人性。”

朱元璋是真的肆无忌惮,在聊天群内直接说道。

真-白手起家—

“武侯,别忘了你诸葛家也是三名强人。”

“一但北伐成功,诸葛家控制你大兄于吴国之内捣乱,灭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到时候兄弟三人同时君临朝堂。”

“刘禅可不确定以及是否能控制。”

“而有收拾旧山河功绩在身的您,就相当于有免死金牌。”

“麾下又都是北伐成功的名将,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荆襄一系。”

“武侯,刘禅不傻的。”

聊天群内很寂静,朱元璋捅破了诸葛孔明一直都不愿意承认的事。

待在西南,手里握着大军,正在逐步建设蜀中的诸葛亮露出苦笑。

往往天空,他真的很无奈。

“是呀,只有我一个人在自欺欺人罢了。”

“北伐北伐,整个蜀中,只有我一个人愿意北伐而已。”

诸葛亮旁边的赵云不说话,默默的站立。

丞相终于醒悟了吗?

真是太开心了。

苏曦看着聊天群,他觉得朱元璋心情可能不怎么好,要不然怎么会来回抬杠,来回怼人。

先把李世民怼自闭,又把诸葛亮说的伤心不已,这是跟二人有多大仇。

蜀国丞相—

“即使如此,我现在也不敢把大权交还给后主。”

诸葛亮叹口气,在聊天群内默默的说道。

蜀国丞相—

“我已经派姜维带领一队兵马去给魏国捣乱。”

诸葛亮此话一出,朱元璋和苏曦瞬间明白。

诸葛亮还没有放弃北伐的想法。

真-白手起家—

“武侯开心就好,北伐成功值得庆幸,北伐不成功,也是早就注定的事。”

“苏曦给你提的发展蜀中自身是不错的计划,这里各种资源都不缺,慢慢积累,最起码也能留给后世人一个繁华的蜀中。”

蜀国丞相—

“姜维探查清关中粮草的那一刻,就是我再次北伐,一举站住关中,随后再对外开阔,把草原上的那些民族剿灭干净,我们就可以拥有足够的马匹,接下来再慢慢消耗就是了。”

“我,诸葛孔明,此事军事政治皆无双。”

诸葛亮最后一句话说的霸气无比,让聊天群内的众人都心头猛震。

他们似乎,好像真的忘记了一些东西。

诸葛孔明,可是武庙十哲之一,内政和军政都是千古以来可排名前三的存在。

“的确,如果是武侯,真的可以尝试一下,毕竟您天下无敌。”

苏曦沉默一会,默默的道。

“就拿聊天群内的人来说,洪武大帝可和武侯在内政上交手,姚广孝可在人心上交手,李世民和岳飞可在军事上交手。”

“武侯强就强在太全面。”

苏曦都不得不承认,诸葛孔明真的太强了。

强到逆天。

如果光是能力强就算了,还足够忠贞。

蜀国丞相—

“我最好的做法就是废掉后主,自立为王。”

“可那样,我还是我吗?”

“那样的我,还是能让你们尊重的诸葛孔明吗?”

“我不爱惜名声,可我的内心不允许我那样做。”

诸葛亮缓缓说道。

“明知前途渺茫,明知此生已毁,可我依然要前行。”

“这是我的信念。”

“这才是让我真正名流千古的地方。”

诸葛亮的话很震撼人心。

他说出了自己内心中最深处的想法。

把自己看明白,知道对与错,知道最优解,可依然放弃,那可不是一般的信念。

蜀国丞相—

“后人或许会骂我傻,骂我迂腐,骂我不可救药。”

“可这就是我啊。”

“大汉养士四百载,我们这些愿意于黑暗之中继续为大汉付出的人,就是大汉的士,我们明白一切,可我们无怨无悔。”

诸葛亮的话让所有人沉默。

这里有将军,有皇帝,有精通人心的能人异士。

大家都为诸葛亮的话感到佩服。

这是真的让人发自内心敬佩的人。

这才是华夏前辈。

蜀国丞相—

“你们或许不是太理解,或许觉得我们这些人是精神病,可我们真的愿意为了帝国付出一切。”

说出这句话的诸葛亮声音中充满悲凉。

那是真的爱惨了汉帝国才会有的感受。

苏曦沉默半响。

东汉末年,为了光复大汉,有太多的能人义士付出一生去奋斗。

可惜无用。

“不,我们理解。”

“武侯,我们特别理解。”

“崖山海战后,为了华夏最后的脊梁,宋朝十余万文臣将士集体跳海自尽。”

“进士出身、誓死不降的宰相陆秀夫,为了皇室的尊严最终背着宋帝昺一起投海自尽。”

苏曦的声音很轻,可听在聊天群内众人的耳朵里,犹如惊雷。

“宋朝有着很多的毛病,可在南宋灭亡时,那些被世人称之为腐儒的存在,他们还是有骨气的。”

“宁死不降,以自身保住国家的脊梁。”

“宋朝皇帝养了士大夫两朝,二百余年的时间,他们也对宋朝留下感情。”

“国破家亡,外族入侵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以死殉国。”

“所以,我理解武侯的心态。”

“你们都是可敬之人。”

苏曦的声音永远都充满了磁性,朱元璋和姚广孝沉默,他们都了解过那段历史。

宋朝有千般错误,可是他们依然为这个民族留下了宝物。

那个宝物叫做文人骨气。

后人每每读到崖山之战,都能学到一种东西。

那个东西叫做忠君爱国。

精忠报国—

“没错,这就是我宋朝文人。”

“我宋朝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优点。”

“为了这个国家,我们也可以自己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也可以为民族注入属于自己的信念。”

“国破家忘时,不光武将可以殉国,文臣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