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上清
大同是律法严明、等级分明的国度。
相比春国崇尚的自由,大同更侧重礼节制度。盐城作为海口城市,已属民风开放,但城市的整体设计还是非常朴实。
楼房建筑基本采用黑白灰三色,很少见到艳丽的炫彩。
街道上,女子虽可以往来,却极少与男子相伴而行。在大同国,在出嫁之前,女子不可以与其他男子靠得太近。这与春国奉行的“恋爱自由”截然不同。
随意走一圈街道,司道就感受到大同与春国之间的差异。这诧异是上清与合欢之间的差异。
合欢追求自由。上清更讲究自我的约束。合欢认可平等。上清认可等级差异。合欢讲究入情再忘情。上清认可情的存在,却追求无情。上清弟子不限制婚姻,可是,很多上清弟子都是独孤一生的。这一点上几乎和佛家相近。
合欢出世。上清入世。和墨府一样,上清直接管辖“大同”国。
与墨府不同之处是,上清并没有参与凡人的所有事务管辖。大同按行省划分区域。每个行省由结丹前辈负责。行省下又有郡县。每个郡城由筑基修士管理。每个县城由炼气修士管理。具体事务则仍是凡人在执行。
上述制度下,上清门人自不会少。所以,上清宗的入门条件也不像合欢那样苛刻。
这种制度下,“大同”国的仙人是可以随处见到的。地位等级清楚分明,修仙者是统治者,地位远超凡人。
合欢弟子不可参与家族事务,可上清弟子却能直接管辖家族事务。如此,一个家族出现上清弟子,其地位就会节节攀高。总而言之,合欢与上清的理念诧异导致春国与大同的诧异。这种诧异无所谓好坏,只是体制不同而已。
言归正传,盐城中央有一广场,道路发达,连通整个盐城。广场中央矗立一座巨大玉石。那块玉石便是“公告石栏”。
公告石栏显示各种信息,包括产业物资的归属、盐城税收的去处、优秀凡人事迹等等。简单来说,公告石栏就是盐城的信息栏,用以信息传播和宣传。
简单查阅公告石栏后,司道知道盐城的执掌是夏云华。墨问时,在西域尚正国,司道见过夏云华。对方是何缪洛的追求者。他是赫赫有名的元婴之下第一人,更被誉为当代第一人。更有趣的是,“云顶”赌坊居然是夏云华的产业。
大同弟子可以拥有凡尘产业。这并非稀奇之事。只不过,司道亲眼见到,还是会觉得很诧异。因为,凡人资产对修仙者而言毫无用处。不过,这种直接利害倒是能够完全激励凡间的家族。如此,大同百姓对修仙是极其热衷的。家族中,一旦有人可以成为修道者,那家族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除上述信息外,司道还看到一份“禁毒名单”。名单上的人负债严重,禁制踏入赌场,需要接受强制劳动,建设盐城,直到归还所有债务。所有债务与家族无关,需要负债者自行偿还。
正当查看“公告石栏”,倒霉蛋追到司道身后,跪在地上,求司道收他为徒,求教赌博必胜之术。
这个倒霉蛋就是刚才输光一切的人。他看司道,如看神明,充满敬畏和羡慕。他两眼冒光,直言,若司道不收他为徒,就一辈子跪地不起。
“你为何要学赌术?”司道询问倒霉蛋。
“当然是想赚钱,成为人上人。师傅,只要你教我赌输。我保证将赢得的财富分您一半。不,我分您九成。”倒霉蛋虔诚道。
“你叫什么名字?”司道又问。
“王小狗,弟子叫王小狗。”王小狗兴奋回道。在他看来,司道询问其名字,一定愿意收他为徒。
但结果却出于王小狗的预料。司道居然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离开。他明明走得不快,却眨眼就消失在街角。
看着司道离开,王小狗赶紧起身,想要追上司道。只是,他跑得太慢,根本追不上。他跑出两百米,累得气喘,忍不住怒骂起司道。他咒怨,总有一天要让司道好看。他连骂几条街,一边走一边骂,一直回到家。他刚回家,就被执法人员抓住。王小狗欠债太多,后半生都要进行义务劳作。
这是一个很小的插曲。司道却感受到盐城的特殊管理。在盐城,赌场没有被禁止。不过,盐城赌场却成为管理机制的一部分。
司道觉得相当有趣。但是,盐城的这种管理机制需要配合完善的监察机关。此外,统治盐城的人必须是真正的修道者。否则,这种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不得不承认,司道越来越佩服夏云华。他曾见过夏云华一面,对方拥有不可思议的领袖风范,让人心生向往,想要追随。
同样都是仙门执掌,江一尘和夏云华给人感觉截然不同。这与合欢、上清的理念差异是分不开的。
念想之中,司道一不小心撞到前面的人。
那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看上去很瘦弱,衣裳也非常破旧,不过整体还算干净,不至于令人厌恶。
少年慌张地看着司道,一个劲地道歉。他是如此卑微,让人忍不住怜惜。没有人会怪罪这样可怜的少年。
“无妨!”司道并没有介意。他继续向前走,走出好几步,才察觉怀中的银两不见踪影。这些银两本来是用来买凡间小玩意的。他是小心之人,不会轻易丢失物品。此刻,银两突然不见,那一定是被人窃走。司道忍不住笑出来。他是修真之人,居然会被人偷走怀中的银两。
至于偷窃之人,不用想,司道也知道是刚才那个少年。
他回过头,却根本看不到少年的影子。那少年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司道并不会在意银两的丢失。但是,司道对窃徒少年却感兴趣得很。他要看看,能从修道者手上偷走银两的凡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家伙。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跨步飞上高楼。扫眼望去,他看见那个少年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