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君臣谋划
(感谢邪恶银狼的打赏,作者受宠若惊。)
(因周日上推荐,暂时不能加更,请原谅,下周争取每日三更。)
“朕就知道,六诏不会那么容易平定,人心无尽啊!”李世民轻叹。
“倒不完全是人心,只是这形势变幻,不能牢牢掌控的羁縻之地,都会有这样的危险。”王恶指出羁縻制的最大缺点。“一旦中原有变,羁縻之地立刻会转化为一个个封闭的王国,甚至如五胡一般对中原形成巨大的威胁。”
李世民很无奈:“但是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啊!”
“办法是人想的。”王恶表示这不是没办法,可惜他对土司制度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可以在一诏之内大肆封官嘛。
再如何有凝聚力的团体,其内部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何况一诏之内,实际上有不少小部族,如果大家都有官职,呵呵,额为甚要服一个官职并不比额大多少的同族,而不是抱紧主官的大腿?
而各诏首领的继承,大唐也可以略加限制嘛,比如说继承人应当达到十八岁,否则应由部族长老代管。
羁縻州朝贡而不上缴税赋的状况也应该有所改变,毕竟税赋才是羁縻州表示完全归属大唐所应尽的义务,至于数额的多少,可以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而定,灾荒之年减收,关键是要明确羁縻州的义务。
羁縻州的土军,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大唐的操练、调派出征。
当然,只要人家尽义务而不给好处,那就是在耍流氓。
对六诏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对各诏首领、长老的子嗣入长安求学、蒙荫给予一定的照顾,怎么也能拉拢一些各诏内部的势力。
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觉得可行,只是实施下来会成甚么样子就不好说了。
毕竟,歪嘴和尚念歪的经,可真不少。
“越析州刺史完全不称职,六诏之内出这么大的动静,他竟然一无所知。”王恶有点恼。“就是头猪搁那儿,好歹也有点反应。”
李世民有点尴尬。
越析州刺史之位是他受阴德妃所托,委派了她亲兄弟阴弘智去镀金,谁知道这家伙竟然只顾着享受,连最基本的探听消息都做不到。
还有百骑越析州负责人,是干甚么吃的?
“朕便将阴弘智撤回来。”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
居然是阴弘智?
王恶心里乐开了花。
阴德妃啊阴德妃,上次那一箭之仇,这里可就报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古人诚不欺我!
“听说你处理南越州与僚子部的摩擦,有眉目了?”李世民懒懒地看着王恶,一副“额知道你又收礼了”的神情。
“陛下慧眼如炬。”王恶本来也没想瞒着谁,自然大方的承认了。“南越州刺史谈殿之子上门求教,臣却不开颜面,只能略微想想办法。”
李世民嗤之以鼻:“却不开颜面,是却不开礼物的颜面吧?”
王恶笑嘻嘻的:“臣就这点毛病,好口腹之欲。”
李世民指了指王恶,却没说话。
李世民从来不觉得臣子有点私心是甚么错,只要这点私心别耽误了正事就行,正经那种完美得没有一丝瑕疵的道德君子,李世民还不敢用。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的,只要你做事,就多少有点错处,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一点错处都没有,要么是你从来不做事,要么所图甚大。
王莽未曾代汉时,那名声,就是说圣人也不为过啊!
“结果。”李世民懒得耍嘴皮子。
“正好遇上孙思邈道长到访,借他之手,给谈松带来的田七鉴定了一下药效,也算是为南越州与僚子部之间的争执中止出了把力。”王恶谦虚了一下。
李世民表示没听懂。
“人参补气,田七补血,价值上应该是不相上下。然而,僚子部远离中原,即便知道此物有价值,中原百姓也买不到,因为中原的医家不认可此物。”王恶笑得有些奸诈。“可是孙思邈是医家的泰山北斗啊!他亲自认可的药效,有谁能不服?既然如此,自然会有商家千里迢迢去僚子部收购田七,而野生的田七数量是有限的,想发财,就得躬耕田间,栽种田七,如此一来,即便两边性子再彪悍,也无暇去殴斗了,自然就太平了。”
李世民想了想,没能挑出甚么毛病。
这个王端正,看待事物的角度,与众不同,似乎更喜欢着眼于经济。
“苏毗的国书来了,芒波杰孙波说是吐蕃与象雄合流,出兵超过十万,四万的雇佣军有些吃力了,特向大唐求援。”李世民头疼。
以吐蕃、象雄对苏毗的锲而不舍,李世民可以判断出王恶之前建议的准确性,苏毗确实是吐蕃喉间的刺,更是大唐在高原方向的唯一护盾。
大唐想出兵,不说是卫军,哪怕是府兵也行啊!
可是,大唐现在是周边百国的楷模,要讲究师出有名,就有些自缚手脚的感觉了。
你不能仗着自己强大就欺负邻国啊!
“好办。”王恶轻笑。“调松州、蜀州等周边折冲府的府兵,暂时去府兵番号,易帜为‘自愿’,号自愿兵,以民间的形势入驻苏毗,与大唐无关嘛。至于说别人信不信,反正额是信了。”
李世民有些无语。
这操作,有点太敷衍了吧?
好吧,那只是官面上给个借口,只要有就行,无需太认真。
倒是王恶最后的话,实在让人无力吐槽。
“倒也是,论起来,松州、蜀州之地位于腹心,除了留少量府兵镇守,其他府兵可以上去试试。既然号自愿兵了,那怎么也得让他们自愿上苏毗参战。”李世民沉吟了。“鉴于苏毗的环境艰难,自愿兵收缴的一切都不用上交。”
府兵因为自备武器,战场上的收获上交的比例极低,通常就是一至二成,因此在对外征战中,都是嗷嗷叫的往前冲,从来不曾退缩。
但,再低也是要交的,如果完全放任自流,不利于折冲府的掌控。
当然,李世民有权决定在苏毗不需要上交缴获,因为那会更激发府兵们的士气。哦,应该说自愿兵了。
“川蜀之兵上去一年半载的,就可以把陇右的兵换上去,这样就能让更多兵力适应那里的环境。”王恶郑重的提议。“臣与顿珠仔细研究过象雄的地理,象雄西临大小勃律、北邻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于阗(约今新疆和田地区)、羌塘(羌塘高原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冈底斯山脉环抱之中,为青藏高原里的羌塘盆地,包括几乎整个那曲地区及阿里地区东北部。这片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经过反复推论,额们以为,如果象雄愿意付出点代价,出兵大小勃律,越葱岭,图谋西域,还是勉强能办到的。”
“所以,大唐的西域布局,必须得加快步伐,派驻强军。”
王恶这番话切中时弊。
历史上,西域布局,最大的对手就是吐蕃,其次是黑衣大食,西突厥反倒无足轻重。
大唐与吐蕃在西域的争夺持续了百余年之久,其间死伤无数,各种谋略、用间、迂回、奔袭,层出不穷,却也让双方实力大减,让此时的草原小部族契丹笑到了最后。
李世民也在反复权衡。
西域,此时大唐已经占了小半,除安西都护府外,安西四镇已经成型于阗一镇,虽然于阗的政务、税收还是于阗国尉迟伏阇信负责,军事却已经彻底交给大唐。
此时的安西都护府,大约万人便可以控制区域,若是一举将西域拿下,正经的征战倒不在乎,西突厥的威胁却不能不考虑进去。
甚么,将来象雄方向的威胁也必须考虑进去。
那么,驻军多少合适?
李世民在心底计算了一下,发现最多能派六万军士常驻。
因为路途遥远,补给不易,虽然粮草可以在西域补充,但军械甚么的确实不好办。
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兵力对比,后勤补给有时候甚至比厮杀更能决定一场胜负。
“六万人马,对于广袤的西域,不够用啊!”李世民叹息。
仆从军的使用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谁敢保证仆从军都如契苾何力一般忠诚?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发生背刺。
“要完全掌控西域,只靠军队是不行的。”王恶坦然道。“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唐移民,如何能保证西域不会降而复叛?只有掺进去足够数量的移民,才能牢牢将此地掌控。随后,儒家的教育要跟上。”
儒家的毛病是不少,可在收复人心上,却是很好使的。
不是有一些儒生很想突破世家的封锁,建功立业的吗?
来西域吧!
一手《论语》,一手横刀,岂不快哉!
现在的儒家,虽然也有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更多的却是下马能写诗文、上马能快意恩仇的狠角色。
至少,此刻的儒家还没有阉割自己,君子六艺的射、御,或许不能与百战军士相媲美,但对敌至少不是无还手之力。
“可,儒家但凡愿意去西域教学的,回来都授以从七品散官,吏部安排职位时优先考虑他们。”李世民满意地翘起腿。“孔颖达那头,朕会与他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