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六下江南

1712年——1722年 康熙六下江南,修避暑山庄、圆明园等。

康熙在位期间六下江南。他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对南方不了解。“东南黎民,风俗尚未周知”。听说南方山美水美人更美,他想亲眼去看一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体察民情的同时,顺便看看水患的治理情况。

康熙最关心的三件事:治河、兴农、三藩。治河排在第一位。现在三藩问题解决了,兴农问题也差不多了,可以集中精力治理水患。他计划的南巡路线途径大运河、黄河、淮河、长江,既可以视察河工也可以沿途赏景,工作娱乐两不误。

于是他带着太后、皇后、太子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向苏州出发,沿途游山玩水,视察水利工程,尽兴而还。

见识江南美景美色之后,康熙欲罢不能,之后又五次下江南。

康熙六下江南。野史、、影视说他六下江南都是微服私访,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只带几个随从,走街串巷,查看民情,顺便游山玩水,泡妞把妹,其实那都是瞎掰。作为外族占领者进入新占领区,没有军队的保护,吓死他也不敢迈出一步。第一次路过扬州时,即使有军队护驾,他都没敢住进城里,接见官员都是在船上。他担心“扬州十日”大屠杀后的民众仇恨心理还没有消除。随着时间流逝,仇恨慢慢淡去,他才逐渐大起胆子进入城里,但微服私访仍然不敢。

皇帝出巡,到哪都是前呼后拥,高接远送。

康熙下江南说是视察河工,其实就是一个招牌。路过河就去看一眼水利工程,询问一下进度;路过城就去见一下官员,联络联络感情;路过景就去玩一玩,做首诗,题个字。

康熙的确非常重视治河,每年拨几百万两白银用于水利工程,占清朝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治河不仅能减少水患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视察河务,包括运河漕运、淮河改造、尤其是督查黄河水患的治理是他南巡的目的之一。他每次下江南都会去治理黄河的第一线指导工作。

但是视察河工用不了多少时间,看看就得。他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游山玩水上。

康熙六次南巡,短则两月,长则四个月,用在视察河工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天。有时候停靠岸边,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有时候连停都不停,走马观花,就在船上望一眼。

他路过泰山时,也像其他游客一样登泰山之巅看日出云海,并且在泰山留下很多题词。他路过孔庙时拜祭了孔子,以此方式笼络人心,显示他和汉人皇帝没有任何区别。

说康熙下江南泡妞把妹纯属杜撰。作为皇帝他根本用不着撩妹,沿途地方官把美女作为礼物之一送到他面前。康熙的宫内已经有很多汉族的嫔妃,六下江南时更是收了很多江南美女。康熙算不算是好色不好说,但他的嫔妃是清朝历代皇帝里最多的。他子女也最多,有55个。最小一个孩子在他年近古稀时降生。这说明他的性功能还是很强大的。

康熙每次南巡都要花费百万两白银之巨。如果是仅仅是视察河工,这种方式成本忒高一些。还不如派专家、官员去检查,省下银子多搞些水利工程。

康熙出巡花费百万也仅仅是国家财政支付的费用。地方财政、个人花费多少恐怕没人统计。康熙六下江南,地方官挪用财政资金用于接待工作,造成江南钱粮亏空。《红楼梦》的原型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为了接待他落下一屁股亏空,最后家破人亡。

各地为康熙临时住宿修建了很多行宫。康熙每座行宫给他们补助两万两白银。但这两万两白银够盖一座行宫?万历给福王盖个接近皇宫标准的王府还花了好几十万呢。

地方官员、富商献上的礼物价值几何也没法统计。

所有这些都是民脂民膏。

康熙不是一个懂得节俭的皇帝。除了南巡他还多次北巡、西巡。他是一个闲不住的皇帝,直到后来实在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才消停。

去不了了还思念江南美景,于是按照江南风格修建了圆明园,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康熙几乎年年去木兰围场(在河北承德地区)打猎,接见蒙古贵族。为了方便住宿,沿途修了21座行宫。最大的一座就是现在的著名景点承德避暑山庄。

康熙让人联想到隋炀帝。隋炀帝三下江南。康熙六下江南。隋炀帝修大运河。康熙治理黄河淮河。隋炀帝修洛阳宫。康熙修圆明园。两人干的事差不多,身后得到的评价却天差地别。

隋炀帝三下江南就被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康熙帝六下江南却成为一段佳话。

人们骂隋炀帝好虚荣讲排场,前呼后拥,出巡还带着老婆孩子。可康熙帝南巡也不是微服私访,场面也不小。他不仅带着皇后、太子,连太后都带上了。

骂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康熙也不是自费旅行。两人“那银子花的像淌水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人们之所以厚此薄彼,无非是因为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康熙是盛世之君。亡国之君做什么事都是错的。盛世之君做什么事都是对的。隋炀帝运气不好,南巡之后客死他乡,国家也亡了。南巡因此成为亡国殒命的罪魁祸首。而康熙南巡之后,非但没有亡国还进入到“康乾盛世”。南巡非但无过,似乎还有功呢。不同的结局使同样的一件事得到不同的评价。

康熙花钱如流水,但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清朝财政收入几千万两白银。康熙花的那些钱,国家财政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清朝的税负比历朝历代都高,跟明朝末年相仿。

明朝一直执行低税收政策。一年财政收入也就几百万两白银。到了万历年间开始加税,先加工商税,后加农业税,然后是矿税、辽饷。到了崇祯年间进一步加税,比如练饷、剿饷,财政收入达到两千多万。“三饷”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加税。

清朝取代明朝后,作为德政宣布取消“三饷”,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执行,而是换个马甲保留下来,比如辽饷纳入正赋、不断提高盐税。百姓的税负并没有减轻。康熙年间的财政收入达到三千万两白银,就是得益于这些万历、崇祯年间惹得民怨沸腾的税种。也就是说明朝挨骂,清朝得利。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明清财政收入从百万级跃升为千万级,不仅是不断加税所致,也是银价不断贬值所致。明朝后期加大开矿力度,并且通过外贸获得大量白银,使得市场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多。什么东西多了都会贬值。白银的购买力从明朝到清朝一直在下降。明朝一两白银折合600元人民币。清朝一两白银只相当于200人民币。因为白银越来越不值钱,清朝的铜钱越铸越小,以保持白银跟铜钱的兑换汇率。

中国对外贸易在鸦片战争以前一直是顺差。比如说葡萄牙在明朝后期一年净流入中国50万两白银。

贸易顺差一般说来是好事,但是持续大量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贬值。

清朝财政收入看得挺高,实际上仍然是入不敷出。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不得不实行“捐助纳监”以支撑军费开支。“捐助纳监”就是捐助钱粮获得做官或升官的资格,实际上就是卖官鬻爵。

清朝初期的财政收入跟明朝一样以农业税为主,盐税为辅,关税次之。清朝跟明朝一样也不重视工商业发展,把注意力都放在农业上。

以前因为跟台湾作战,清朝实行海禁,别说出海经商,连出海打渔都不许。康熙在攻下台湾后一度“驰海禁”,放松海禁,允许百姓出海。但在康熙后期,出于维稳的需要政府又开始收紧海禁,规定商船、渔船只准在内海航行,不得远走。康熙下令在中国通向外海的海路上设立关卡、炮台,扩充水军,捉拿试图出海的中国船只。船只建造的尺寸严格受控,不得建造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船员出海必须有人作保,以防船员出去后不回来。并且船员每人最多只能带两升米出海,你想远走也走不了。违禁者受到的处罚非常严厉。

对外贸易也只允许在澳门、广州等少数几个地方进行。康熙对远洋贸易没有兴趣。

政府对工商业的限制也开始加大。因为工商业涉及货物流动和人口流动,给治安管理带来压力。政府恨不能把百姓都固定在土地上才好。

清朝在1704年下令禁止开矿。“开矿聚众,几至十余万,强梁争竞,时时有之”。开矿需要大批的人参与。这些人来自whsh、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一大堆良莠不齐的人聚在深山老林里,你知道他们是在开矿还是在图谋造反?如果老有人造反,挥手就是一支队伍。聚众起事、聚众闹事、聚众藏奸,反正人多了麻烦就多。

政府最担心还是商业。商业不仅聚众,还造成人口流动。流动人口越多官府管理的难度越大。康熙为什么不愿意发展远洋贸易?是因为海商船队一出去几年不回来,成年累月在海上待着,脱离了组织、脱离了政府的控制。而政府不允许有人脱离政府的监控。并且海商都是有武装的。因为他们要护航防备海盗。但是海上漂着一支支舰队,政府能不担心?于是干脆禁止远洋贸易。

外国商船如果来中国做生意,也只准在广州和政府指定的商行做。并且粮食、丝绸、茶叶、铜铁、牛马等涉及国计民生的物资都不准出口,以防国内cpi(价格指数)上升。这下生意不好做了。外贸型企业纷纷倒毙。苏杭等丝绸业陷入萧条。

欧洲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欧洲的毛纺畅销。为了赶订单,人们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因此发明了不用人工驱动的纺织机,先是用水力驱动后来用蒸汽机驱动。蒸汽轮船、火车也应运而生。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现代化机器。

而中国因为工商业发展缓慢,技术革新没有动力,科技发展停滞不前。

欧洲工业革命成为东西方拉开差距的分界岭。

当然这不能只怪清朝。中国从宋朝以后就放慢了发展脚步。元明时期被人赶上,清朝时期被人超过。

不管怎么说,康熙还算是个很成功的皇帝。他成功地控制着他的权力、版图、臣民达半个多世纪。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1661年到1722年,一共在位61年。

康熙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远征沙俄和蒙古、促进农业生产,干了很多露脸的事,是清朝最能干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