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乾隆禅位
1793年——1796年 英使访清,无功而返。乾隆禅位嘉庆。
1793年,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此行的目的,名义上是给乾隆祝寿,实际上是想跟清朝洽谈贸易。
英国在此之前打败西班牙、荷兰等国成为海上霸主。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打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者。英国非常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派出正式使团拿着国王的亲笔信访问中国。这是西欧国家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也是东西方第一次高层接触。
使团由80名随员和100名士兵组成,由英国伯爵马葛尔尼率领。他们坐着有64门火炮的战舰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他们事先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向清廷传达了使团来访的消息。
乾隆得到报告并看到了英王亲笔信的译本,非常高兴,下旨以最高规格迎接英国使团。
英王信件是谁翻译的至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没有分歧,翻译得太烂了。全权大使被翻译成贡使。礼品被翻译成贡品。英国的外交访问就成了“具表纳贡”。乾隆以为远在万里之外英国受大清帝国的感召前来向清朝称臣纳贡,喜出望外。
乾隆好虚荣,喜欢万国来朝的感觉。大洋彼岸的大国英国都主动来朝拜天朝皇帝,这说明我大清天朝的影响力已经遍布全球了。
乾隆发话:“遇有英吉利国贡使到境,不动声色摆列队伍,妥为照料”。乾隆要向英国人显摆大清帝国的兵威。
英国使团从天津大沽口进入中国内地,沿途受到清兵列队欢迎,只见清兵“手中均执钢刀,无有荷火器者。……但有弓一张、矢一束,为状与吾英古代之甲士同也。”清朝军队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让英国人顿起轻蔑之心。乾隆显示军威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乾隆当时在热河(河北北部)行宫(承德避暑山庄)。英国使团先去北京小憩。乾隆安排他们住进圆明园。
“入园之后,每抵一处必换一番景色”。“园中花木池沼以至亭台楼榭,多至不可胜数,而点缀之得宜,构造之巧妙,观者几疑为神工鬼斧,非人力所能及。”
六十年后,美伦美央的圆明园被英国人烧成一片废墟。
英国使团的任务是来中国洽谈贸易。马葛尔尼向清朝推销军火,让人给清朝官员演示一分钟能打20到30炮的速射炮。没想到,清朝官员对火器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英国人的精钢刀颇感兴趣。
使团北行至热河,“辈逐日寄宿之处均为皇帝之行宫,……每过十数里即有一宫,估其建筑之费必大有可观也”。不仅如此,从北京到热河还有一条皇帝专用的御道。由此可知,皇帝出巡为什么那么费钱。
到达热河行宫,马葛尔尼见到了乾隆两个宠臣和珅和福康安。福康安是武将。马葛尔尼便向他推销军火,邀请他参观英国士兵的火器操练。
“福大人意颇冷淡,岸然答曰: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马葛尔尼非常惊讶,没想到清朝的武将对火器也不感兴趣。
马葛尔尼后来了解到,清军“所用军器以弓箭、朴刀为主”。“中国人之重视弓箭,殆较他种军器为尤甚”。
清军也有火器,只不过都是西欧早就淘汰的傻大黑粗笨的火绳枪。
马葛尔尼觐见乾隆时拒绝三跪九拜,只肯按照英国礼节单膝跪地。
乾隆看在他远道而来又带了很多礼物的份上不跟他计较,但对于他提出的增加口岸减免关税等要求一概不准。
乾隆说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他自称“天朝”,说我们嘛也不缺,没必要和你们互通有无。但考虑到你们欧洲人离了我们的茶叶、瓷器、丝巾就过不了日子,所以开恩允许你们在澳门进行贸易。
清朝因为闭关锁国,对世界发生的事几乎一无所知。西方因为工业革命发展迅速,早已经全方位超过清朝。清朝盲目自大,失去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英国使团最终无功而返。
在回去的路上,每过一城便有清兵列队敬礼。英国佬也不傻,明白“沿途士兵行礼有示威之性质”,让英国不敢跟清朝对抗。
马葛尔尼在回忆录中写道:“以余观之,此种宽衣大袖之兵,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清军人数虽多,就这种兵器,估计也没什么战斗力。他把清朝比作“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认为不堪一击。
果不其然,后来八国联军打进来,清军的刀矛骑射在洋枪洋炮面前一败涂地。
在此之前,欧洲一直认为中国强盛而富饶。此后,欧洲对中国的看法开始改变。英国人冒出既然中国听不懂外交语言就用战争语言跟他们对话的想法。英国使团出访失败给日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伏笔。
乾隆在1793年统计了一下人口,把各地奏报的人口数加起来,发现人口数已经达到三亿七千多万。他翻阅《康熙实录》,得知康熙时期的人口才两千三百多万。他下旨告诫地方要注意粮食安全问题。
他说:现在人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五倍有余”。人口多了,人均占有耕地数就少了。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如果不能做到克勤克俭,“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势必至日食不继”。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于乾隆所说的人口增长十五倍,现在的史学家跟人口学家有不同看法。史学家相信史书记载,认为康熙盛世人口大爆炸,八十年增长十五倍。人口学家认为根本不可能。康熙时期的人口统计是男丁数的统计儿不是人口数的统计。老人、小孩和妇女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并且因为人头税的存在,百姓想方设法隐瞒人口,造成人口统计非常不准确。另外,改土归流没完成前,少数民族地区也不在人口统计范围之内。随着取消人头税、改土归流等措施的实行,人口统计越来越准确。据估算,明末清初的人口数应该在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之间,到乾隆年间人口增长了三倍左右。
但是不管怎么说,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是毋庸置疑的。这首先得益于政局稳定。战乱一直存在,但多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内地战乱较少,规模较小,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其次,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比如鼓励开荒、取消人头税、减免赋税等。清朝向边疆地区大量移民开荒,使清朝的耕种面积从五亿多亩增至近八亿亩。针对四川在明末清初饱经战祸人口锐减,清朝组织“湖广填四川”,使四川人口从250万猛增到两千多万。另外,一些高产的粮食作物从海外引入中国,比如红薯、玉米、土豆等,提高了粮食生产总产量,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也成就了“康熙盛世”。
1795年,乾隆宣布立永琰为太子,同时宣布自己明年退休。
乾隆做了60年皇帝。因为康熙做了61皇帝,乾隆为了表示谦逊,说我不能跟爷爷比肩,因此在60年头上宣布退位,改作太上皇。他把皇位传给了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有17个儿子,但到他决定退居二线那一天只剩下4个。永琰非嫡非长。但他妈是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又是乾隆的宠妃。因为这层关系,他被立为太子。
第二年正月初一,乾隆举行隆重的皇帝交接班仪式,宣布太子永琰即皇帝位,自己改称太上皇。
他把玉玺交给了永琰。不过这只是个形式,他并没有移交权力,以训政之名继续执掌大权,退休不退岗。他对外声明:“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实际上永琰不过是太子监国,代理朝政而已。
永琰即位,史称嘉庆皇帝。
正月初十,也就是嘉庆刚举办完禅位大典,湖北就爆发白莲教之乱。白莲教之乱宣告了康熙以来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