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之章 高杨对弈
或学术该通,博闻千载;或政事明允,才为时新。
如斯之伦,并堪经务,而韬光勿用,仕进无阶,委身蓬荜,深为可叹。
所在官僚,精加访采,庶使垂纶必察,操筑无遗,一善弓旌。
咸宜举送。
招贤令一出,传诵天下,不只是齐国,还包括周国和陈国。
很多人顿时明白,齐国这是有备而来,周国现在人心离散,自然有很多官员辞官,高顺等的就是这个。
“如果不在周国当官,那就来齐国吧,我这里待遇优厚,等待你们的到来。”
所谓的招贤令,就是后世的招聘启事,周国的官员看了,有不少真就动了心。
杨坚看着手上的文章,目光阴沉骇人,高顺这招釜底抽薪很高明,让他都有些措手不及。
要想扫清障碍,就必须借助皇权,而这样做势必会得罪一些人,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对于那些臣子来说,除了个别的骨头特别硬,大多数都是墙头草,只要等他当了皇帝,自然就会臣服。
可在此之前,他们难免会受些委屈,杨坚心里很清楚,关陇集团势力再大,最终还是要解决的,所以不能让人才流失太多。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他暂时想到两个办法:
第一,严防死守,不让官员出境,一旦发现以投敌叛国论处。
第二,暂缓攻势,让宇文赟收敛一些,拉拢一下人心,然后在徐徐图之。
这两个办法都不是什么好办法,前者更容易拉仇恨,弄不好还容易出现反效果。
而后者则容易提醒宇文赟,宇文赟虽然叛逆,但并不是傻子,若是有人点醒了他,自己容易有危险。
这两个办法都不行,杨坚继续思考起来,很快就想出了第三个办法,将计就计!
……
招贤令一下达,铜雀台又热闹起来,当年曹操就曾下过求贤令,几百年恍然如梦。
做戏就要做全套,朝廷在铜雀台设立了招待处,民间的人才需要考核,外来的官员需要登记调查。
铜雀台下,一辆马车缓缓停下,一位男子从马车上下来,三十出头的年龄,长得是仪表堂堂。
“这是来了大人物了!”
男子的出现,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之前虽然也来了不少人,但都很是低调。
像这位一样坐着马车、带着随从的,他还是第一位。
“铜雀台果然名不虚传,今日得见招贤盛况,也算是朋友不虚此行了!”
男子笑吟吟地欣赏着铜雀台的风景,立刻有礼部官员下来,走到近前恭敬的迎接。
“敢问先生高姓大名,来自何处?”
那男子听了很坦然地开口道:“荥阳郑译!”
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愣住了,瞬间就想到了郑家,如今已经不是当初的郑家了。
而郑译这个名字,很多人也并不陌生,郑家之所以很有名望,也有郑译的原因。
郑译很有学问,又通晓音乐,善于骑射,郑译的堂祖父、开府郑文宽,娶了北魏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就是北周文帝宇文泰妻子元氏的妹妹,平阳公主没有儿子,宇文泰就让郑译过继给她家。
因此,郑译小时就被宇文泰亲近,总让他与宇文泰诸子玩耍。
十几岁时,郑译曾到相府司录李长宗处,李长宗当众与郑译嬉戏。
郑译老着脸对长宗道:“明公您的地位、声望都不轻了,人们都看着您,您却这样玩耍嬉戏,这不是丧德吗?”
李长宗很奇异。
郑文宽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郑译又回到了自己家里。
宇文邕时,郑译开始当给事中士,后任银青光禄大夫,转任左侍上士。
他与仪同刘昉总在宇文泰身边,郑译那时死了妻子,宇文泰令郑译娶梁国的安固公主。
宇文邕亲总万机后,以郑译为御正下大夫,继而转任太子宫尹。
当时太子宇文赟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常劝宇文邕废掉太子而另立秦王,因此太子心里总是不安。
此后宇文邕下诏,让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于是私下里对郑译说:“秦王是陛下的爱子,乌丸轨是陛下的宠臣。
我这次出征,怎能免除公子扶苏被废、被杀的事呢?”
郑译道:“愿殿下弘扬仁孝,不失为子之道而已,不要为别的事担心。”
太子以为然,破贼以后,郑译因功劳最大,赐开国子爵,食邑三百户。
接下来的历史,本应该是他与皇太子过于亲近,宇文邕大怒,削职为民。
太子又召他去,郑译仍像过去那样与太子亲近,他因此对太子说:“殿下何时可得天下?”
太子高兴,而更加亲近他,直到太子继位,他受到重用。
可如今宇文邕还没有贬他就死了,而他表面上还是忠于宇文邕的臣子,本有心亲近宇文赟,奈何宇文赟不给他机会。
这时齐国颁发招贤令,郑译根本没有在意,郑家的遭遇他很清楚,高顺可以说是他的仇人。
然而杨坚突然找到了他,二人早初有同学之谊,郑译又素知高祖相貌堂堂,与他倾心交好。
“齐国招贤纳士,正是你的机会,郑家被高广敬迁走,为的是震慑世家,却没有赶尽杀绝。
你此时若是回去,高广敬用你,则可以恢复郑家往日荣光,若不用你,则招贤令就是笑话,对周国亦是大功一件。”
郑译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杨坚的意思,杨坚这是让他回去破坏齐国招贤,这是一次报仇的机会。
至于入齐国为臣,郑译从来没想过,从始至终他都没瞧得起高家,也不得不佩服他看人的眼光。
要是高顺没有出现,郑译一直活到隋朝,跟随杨坚富贵一生,然而他专权擅政,贪赃枉法,并不是什么忠臣。
接到了杨坚的任务,郑译秘密来到齐国,这才有了高调出场的那一幕,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郑译回来了!
礼部官员给郑译登记后,却不知如何安排,只能给他先安排了住所,又好生招待。
作为宇文邕的心腹,郑译还是有些功劳的,他很会做人,在宇文邕和宇文赟中间左右逢源。
事情没有暴露,他就是个老好人,如今又愤然离去,更显得他高风亮节。
高顺得知他回来了,心中先是错愕,很快就想明白了。
要不是高顺熟知历史,还真容易被迷惑,郑家的事已经过去两年,如今可能要被重新翻出来了。
他颁布招贤令,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贤臣,郑译辅佐过宇文邕,按理说应该被礼遇。
可这家伙目的不纯,明显是来捣乱的,但高顺还不能不接受他,否则招贤岂不成了空谈。
古有千金买马骨,目的是感化世人,高顺识破了杨坚地阴谋,却不得不伪装。
“哦?正义果然人如其名,如此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我等岂有不纳的道理。”
郑译,字正义。
高顺说完,薛道衡皱眉道:“殿下,如果郑译要为郑家求情,把家族迁回荥阳郡,我们岂不是很被动。”
高顺闻言点头,知道薛道衡的担心,如今齐国好不容易压下世家,不能因为一个郑译前功尽弃。
“郑译此举,明显是有备而来,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此人乃是杨坚同窗,并非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薛道衡听了一愣,不解地问道:“殿下既知他的关系,该如何处之?”
高顺笑着看向魏长贤,魏长贤在不久前来到邺城,正是入驻东宫,担任翰林编修,太子少师。
虽然是少师,可他却不敢以老师自居,高顺的才学当世少见,近几年高顺读遍了经史子集,可谓是真正的学富五车。
“既来之,则用之,杨坚将计就计,那我们就给他来个奉为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