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长麓书院
长麓书院位于东平镇的东北角,是东平县最大的一家书院。
书院的山长曾是状元出身,在朝中当过大官,后因见不得官场的黑暗,就辞官回了老家东平,开了书院,从此教书育人。
“恭喜文卿兄,你这一次月考又得了第一名啊,恭喜恭喜!”
“文卿兄你这怎么考的啊,次次都是头名,要是能让我考入十名以内,我做梦都能笑醒。”
正好他们这一次放假回来,上次月考的成绩就出来了,温文卿的名字毫无意外的又排在了甲班的头名,同班的同窗们都在围着他说恭贺,这个场面几乎每个月都会上演一次。
书院有甲乙丙丁四个班,甲班最好,丁班最末,乙丙排在中间,稍低于甲班,但是比乙班又好一些。
书院每个月都有月考,每季有季考,年末还有末考,总之每年都有各种数不清的考试,可知在这里读书的学子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每次考完试之后,成绩单会按照高低排名张贴出来外面,前十的学生的考卷也会一并张贴出来外头,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排在第几位。
若是对排在自己前面的人的成绩有所疑问,也可以去查看卷子,对比是不是比自己的好,别人是不是能排在自己的前面。
在这一点上,长麓书院一贯都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也会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为学生解答疑问。
而且,每一次考试排名后,前三的学生都是有奖励的,月考的奖励是最低的,每个班的头名都有三两银子,第二名有二两银子,第三名有一两银子;末考的奖励就会更高一些,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奖励,那就有惩罚,惩罚就是,考试排在班级最末一名的会掉到下一个班级去。打个比方:假如张三在甲班,这个月他考了甲班最后一名,他会掉到乙班去;李四在乙班,这个月他考了乙班第一,他就升到甲班去。后面的就以此类推。若是丁班的王五连续三个月都考最末一名,那么他就会被书院劝退,并且束脩和住宿费也是不退的。
因此,只要进了长麓书院的学生,都要刻苦的学习,因为稍不努力,就很有可能被书院的夫子劝退回家了。这些年长麓书院不是没有劝退过学生,而且还不少。被劝退的学生要再想回去书院读书,就要重新参加考试,只要考试通过,也能再重新回去。
在长麓书院里,能进入甲班的学生,好些都有秀才功名在身的,即便不是秀才,也是有能力考上秀才的童生。底下三个班的学生为了能升到最好的甲班去,都铆足了劲儿想往上冲,当然,只是想着混日子的就另说了。
像温文卿这种从入学至今,就一直稳坐在甲班第一的牛人,长麓书院创办至今,也就只有他一个了。
面对众人的恭贺和恭维,温·学霸·牛人·文卿保持着一惯的低调和云淡风轻,仿佛拿第一不过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已。
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拿过头名的学生们来说,温文卿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让他们望其项背,除了仰慕还是仰慕。
大家在看完了成绩单之后,又去看贴在墙上的卷子,贴在第一的就是温文卿的卷子了,看到这一手字,众人的心里首先就是佩服,接着看文章的内容,简直是让他们想献上自己的膝盖啊!
这特么的!要是他们能写出这么一手好的文章,还怕什么考不上秀才举人,怕状元都是他们的了吧!
王祝在读完温文卿的卷子后,心中对温文卿的敬佩那是如黄河之水连绵不绝啊,“文卿兄你这一次的卷子答得真的是太好了,瞧瞧这文章写的,我要是有你这样的文采,也不至于每一次都为月考苦恼了。夫子还让我们明年都下场试试,我怕我这去了也是走个过场就回来。”
“可不是,我也怕我是去走个过场就回来。”另一个学生应和道。
“但夫子不是说了吗?让咱们去试试,哪怕是什么名次都考不回来,也能熟悉熟悉考场,万一明年考不上,咱们就下一次再努力。”
“是是,是这个道理,除了文卿兄之外,还有谁是每一次去考试都一次过的,咱们这些人不都考好几次才考中的。”
很快的大家的话题又转到了明年的考试去了,有学生担心自己去了考不上,但是也有乐观的学生认为即便是考不上,他们就当是吸取教训,争取下一年能考上。说到底,还是有人对自己的学问没有信心,还没去考就先怕上了。
听着同窗们说的话,温文卿发现自己插不上嘴,也不知道怎么去插嘴,就保持一贯的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