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血本
这般说着,船只顺着河道往下,继而转入外城的河流中,一行人便在前面不远处的渡头登岸。
如今的外城已经修葺起来,不似去年那样乱糟糟一团了,也开设了些酒肆茶楼,只是与内城比起来,到底是少了几分热闹繁华。
不过都在持续发展中,南九觉得以后也是有利可图的,前些天才在这一片买了铺面。
她自己挑,王冕在后头打理,如今全都挂在向家的牙行里出租。
一行人也在此处分别,南九与墨痕息商议准备科举一事。
毕竟也就个把月的时间。
回了家里与众人说,听得要开科举,自然是欢喜,只将墨痕息和南慕白做那小祖宗一般照顾起来,只叫他们每日看书就是。
这般上心,一来是南九总哭穷,每月上缴的税收。
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老太太们听着就舍不得。
二来这两人也是有学问的,如今齐州成了大唐州府,就算得了秀才也十分值钱的。
况且这也算是朝廷照顾齐州学子们,可给他们连续开考两级。
解试就是从九月开始,待十月后便是省试。
然后便是去往大唐参与明年九月的殿试。
所以如今读书人一个个都是衣衫不解,加紧复习。
试想那大唐一个州府就差不多有齐国这样大,以后若真是祖上烧了高香,高中在榜,些许年后成了一州主官,岂不是跟着齐州从前的皇帝一般么?
这想想就叫人热血沸腾,街面上,酒肆茶楼里,一下少了不少客人。
反而是那书院街,整日热闹不已,原本清冷的铺子里,每日都有人来买书回去。
一时间,竟然有赶上南九这云上书斋之势。
解试和省试都将在这玉阳城里举行,所以这余下来的一个多月,算是给别处的学子做准备。
反正如今水路已经基本开通,他们要来也是赶得及的。
再有这学子如今大半都聚集于此,真在别处的,也没几个,自然没道理为他们专门在别的地方开设考场,白白浪费资源。
墨痕息南慕白才被关在家里读了几天书,南九便听闻丰家老太爷,也是那丰慎儿的祖父,也在考官之一,不过他并非主考官。
主考官是从大唐来的,解试赶不上,会负责省试。
所以会由着现在掌管着齐州的大唐诸位官员一起主持。
至于前朝,或者说是大齐从前的官员,地方官员并还没有什么变动,想因为时间关系,这大唐新任的官员还没来得及整改,但是五品以上的京官们,现在基本都犹如那平头百姓一般了。
本还以为多少凭着在朝中多年,对齐州又十分了解,应该是能留用的,可谁能想到竟然全部成了平头老百姓。
都是在朝堂上指手画脚了大半辈子的人,如今成了寻常老百姓,那心里落差哪里受得住?
如今只指望自家子弟们出息些,能考个好功名,再光耀明楣,所以是花了大价钱,顾着船只将他们往这玉阳城送来。
南九听说了有京城有好几百个学子来参加解试,又算着大都是这齐州京官们家里的子弟,他们是不信邪的,并未搬迁过来,这玉阳城里也就没有住处。
好院子也是有主子的,客栈里他们娇生惯养,又住不惯,立即便有了主意。
将自己闲置出来的大院子全都收拾起来,准备到时候租给他们。
她是真没闲过,王冕还以为她会陪着家里的弟弟和未婚夫婿一起读书,谁知晓她忽然将自个儿叫到跟前,让准备花匠木匠若干,还有那扫洒婆子以及丫鬟更是不胜数。
一下好几百个人。
“如今外城闲人已少,牙行里也一下凑不出这么多人,扫洒婆子和丫鬟倒还好说,都走几家肯定是有的,但这木匠花匠怕是一时半会儿寻不齐全。”他知道南九要做什么民宿。
和客栈是一样的,只是更精致先,专门是针对京城里来的这对前朝官员子弟了。
可是时间上有些紧促了。
南九也晓得叫他短时间将人找来,是为难了,便道:“能有多少便算多少,做事要细心的,不可马虎,只要是勤快人,我工钱不会少他们。还有你负责这些院子的修葺,一个院子一个院子慢慢来,我得了空闲,也会过来瞧,你就多辛苦一阵子。”
这又是件大差事,王冕不敢怠慢了,只喊了自己几个族中里的兄弟们一起帮忙。
那王叔父见他头一次操持这样的大工程,心里也担心弄砸了去,叫南九赔钱,所以十分小心,专门管东家请了假,盯着一些。
牙行里的人都叫南九要走了,少了这一项生意,自然是轻松许多,更何况这王冕还是向掌柜弟弟家的女婿,自然是肯放人的。
还趁机将向家那边几个人来做起小管事。
这事儿南九虽是交托给了王冕,但也时常得空就来看一看进度如何。
商栈那边,有万雄坐镇,里面堆满了货物,他们一行人凶神恶煞,却又十分讲道理,南来北往的商人信得过,也喜欢在此处出货存货。
南慕白和墨痕息船只加起来总共三艘,她也没细问墨痕息哪里来的两艘大船,但隐隐又觉得墨痕息与他家亲人多半是来往了。
只是他仍旧没有去意,和南慕白一般,是打算留在南家的,也就没多想了。
而且反正船只也都去往了江南,又是拉人又是货运,没有亏本一说。
书斋里有郑之诚看着,南斐时常也过去,画院这头南恪刚卸下了包袱,如何也要回去陪着银扇待产。
所以南九便早在两个月前,让南斐过去帮忙,如今已是十分熟练。
这各处都有人管着,她便整日四处奔波,看看账目便是。
可纵是如此,一出去便要一天的功夫。
墨痕息又被老太太和老头子盯着读书,竟然有时候一天也见不着面儿。
这日南九回家,路过三芫居,便进去。
佟掌柜使了血本,将她家后院连着的房屋都买了回来,把墙壁打通,开了扇门,如今连在一起,二十多个绣娘都在这里吃住。